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向巴菲特學管理 : 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經營管理篇 /

  • 點閱:158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向巴菲特學管理: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經營管理篇》Warren Buffett on Business: Principles from the Sage of Omaha 巴菲特股東信全新選輯,透視波克夏管理核心 巴菲特親筆撰述管理聖經 道盡創造波克夏奇蹟的企業經營法則 巴菲特是全球企業界最受尊崇、績效最好的投資人和經理人——他如何管理波克夏這個旗下有數十家涵蓋各產業類型的龐大集團,並持續為股東創造驚人獲利? 有許多書論及巴菲特的投資之道,但本書不談巴菲特如何投資,只談他極其成功的企業管理原則與實務。事實上,在巴菲特獨一無二的每年致波克夏股東信中,這位「奧馬哈先知」早以簡潔明瞭的文字,透露了經營企業的重要原則。 於華盛頓大學聖路易分校開設巴菲特課程的康諾斯,重新選輯巴菲特親筆所撰文字,將其中無比珍貴的管理智慧編織成條理分明的篇章,使讀者更易於領略巴菲特的核心思想。《向巴菲特學管理》可說是一本實用的管理手冊,讀者可透過巴菲特分享的許多實際案例與心得,見其在企業經營層面的真知灼見—— ●把股東當合夥人,誠實揭露公司資訊 「我不能保證你的獲利,但可以保證,只要你選擇當我的合夥人,你的財務前途將與我的財務前途亦步亦趨,緊緊相隨。」 「我們在提出財務報告時會對你坦誠無隱,並在評估企業價值時強調重大的優點和缺點。公開誤導別人的執行長,最後可能在私下誤導自己。」 ●波克夏的目標,是各種優良企業的「首選買家」 「我們避免提高所收購企業的財務槓桿、給我們的經理人超乎尋常的自主權、長期持有買下的公司,並與之同甘共苦(雖然我更喜歡同甘共甘)。任何想玩弄這種企業文化的人都不會在這家公司久留,事實上,我死後變成鬼也會來找他們。」 ●真正獨立的優秀董事會 「真正的獨立——這表示在出問題或有人做蠢事時,願意挑戰強勢的執行長——是董事極為珍貴的特質。波克夏11位董事中,有6位的家族持股達數億美元之多,持股時間至少三十年。所有董事都和股東一樣從市場買進持股;我們從未發放選擇權或限制股。我愛這種『對上帝誠實』的持股方式。畢竟,誰會洗租來的車?此外,董事酬勞微不足道。所以波克夏所有董事享受的好處,和波克夏股東成正比,而且永遠如此。」 ●審慎評估風險 「除非能獲得合理的報酬,否則我連小風險都厭惡承擔。在冒險這方面,我頂多願意偶爾吃標示過期一天的軟乾酪。 」 ●單純、公平的執行長薪酬制度 「我們利用獎勵時(有時候金額很大),總是與執行長職權下的營運績效為條件。如果一位執行長的打擊率是.300,他就會獲得.300 打擊率的薪酬,即便非他所能控制的狀況,導致波克夏表現不佳。如果他的打擊率只有.150,即使別人的成功讓波克夏賺大錢,他也得不到獎勵。」 ●獨特的僱用政策 「在波克夏,我們看績效,不看年齡。一流的經理人是極稀有的資源,不能只因為蛋糕上面的蠟燭太擁擠就拋棄。此外,我們對剛出爐企管碩士的經驗並不是那麼好。他們的學業成績總是很棒,說話也總是頭頭是道;但他們經常缺乏對公司的個人投入,也未能精通廣泛的商務。要教會新狗老把戲並不容易。」 「身為一家採用不裁員政策的事業,必須特別小心避免在景氣好時僱用過多員工。除非公司在極艱困時期倒閉,否則增僱的員工不會被解僱,不管他對這家企業的貢獻多有限。」 ●避免債務、重視成本 「和大多數企業不同,波克夏不會因為任何立即特定需要而融資。我們借錢是因為我們認為在比借款期間短很多的時間內,我們會有許多好好利用那筆錢的機會。」 「我們的成本典範是某個在地方報紙刊登訃聞的寡婦。她聽說一個字收費25美分後,要求刊登『佛烈德.布朗去逝』(Fred Brown died)。報社又告訴她,至少要七個(英文)字。這位痛失親人的女人回答,那就登『佛烈德.布朗去逝,高球俱樂部待售』(Fred Brown died, golf clubs for sale.)吧。」 《向巴菲特學管理》提供直接、實用的企業經營管理方針,深入淺出介紹巴菲特的管理信念。不論是企業家、經理人、各級主管、商學院學生和所有有志於成功經營企業者,本書都將是擬訂經營策略時不可或缺的管理聖經。

作者介紹 理查.康諾斯(Richard J. Connors) 畢業於聖母大學商學院和聖路易大學法學院。現為註冊投資顧問(RIA),同時也是密蘇里州聖路易市的康諾斯投資管理公司創辦人。康諾斯從2006年開始,在華盛頓大學聖路易分校的終身學習研究所(Lifelong Learning Institute)開設有關巴菲特的課程。 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 美國知名投資家、企業家及慈善家,人們尊稱他為股神、奧瑪哈先知。根據《富比士》雜誌公布的2008年度全球富豪榜,巴菲特擊敗比爾蓋玆蟬連13年的寶座,成為全球首富。2006年6月,巴菲特宣布將大部分資產捐贈給蓋玆基金會,創下美國有史以來的慈善捐款紀錄。2007年,巴菲特獲選為《時代》雜誌世界百大英雄。 巴菲特的事業頭腦,青少年時期就展露無遺。14歲的他以送兩份報紙存下來的1200美元買了40英畝的土地,並且把這些土地轉租給佃農。巴菲特原先就讀於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後來在內布拉斯加大學完成學業。隨後,巴菲特進入哥倫比亞商學院,在葛拉漢的指導下,拿到經濟學碩士。在「證券分析」這門課中,巴菲特拿到了史無前例的A+成績。 1956年,巴菲特成立投資公司,徹底實踐葛拉漢的投資哲學,在1956到1969年間,每年以超過30%的複利成長。巴菲特專注在擁有持久性競爭優勢的優質企業,讓波克夏成為全球最大控股公司,旗下擁有許多事業,包括糖果製銷、商品零售、家具裝潢、百科全書、吸塵器、珠寶、報章媒體、制服製銷、鋼鐵公司、飛機租賃及運動鞋製銷等。 巴菲特於1995年的談話,表達了他對於財富抱持的觀點: 在個人財富的累積上,社會才是真正的幕後功臣。如果我在孟加拉或是祕魯,我的聰明才智就無用武之地了……,市場經濟體制讓我發揮所長,獲得的財富更是不成比例。如同拳王泰森,只要能在10秒內擊倒對手,便可賺取1000萬美元;同樣地,打擊率三成六的棒球選手,人們也很願意掏出錢來。若是出類拔萃的教師、不可多得的護士,可能就沒人買單了。我希望這樣的價值系統有調整的可能,當然,不見得能做到。這個社會讓擁有特殊才華者獲得無比的消費能力,我想,所獲得的好處取之於社會,當然應該有所回報。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