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我們值得更好的城市 = We deserve a better city /

  • 點閱:260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城市」的改造,能導致「人」的改造。
 
臺灣也可以有世界一流的城市!
 
1950年代,丹麥首都哥本哈根飽受塞車之苦,空氣汙染及噪音問題嚴重。政府決定將車水馬龍的市中心商業街改成行人徒步區,反對聲浪不斷,商家擔心生意將與車流一起消失,文化評論家說丹麥人不習慣室外生活。但事實證明,徒步區迎來了更多的消費人潮,從此人們愛上這樣的空間,也期待更多這樣的空間。──這正是環境影響人類行為的經典例證。
 
邱秉瑜將自己在英國攻讀都市規劃碩士一年之所學、回臺灣任職工程顧問公司一年之所獲,以及七年來在不同城市生活旅行之所思,化為本書二十四篇文章,希望能激發人們對城市未來發展的想像力。
 
借鏡世界的一流城市規劃──哥本哈根的行人悠閒自在,倫敦的自行車暢行無阻,波特蘭的輕軌活化街道,魯爾的工業區蛻變重生,紐約的住宅追求公義,京都的夜色魅力獨具──臺灣也可以有世界一流的城市!
 
一致讚揚|周奕成(世代文化創業群負責人)、林洲民(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局長)、林崇傑(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局長)、姚文智(立法委員)、孫啟榕(建築師)、彭揚凱(OURs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祕書長)、簡旭伸(臺灣大學地理與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依姓名筆畫排列】
 
專文推薦|黃金樺(東海大學景觀學系助理教授)、曾柏文(端傳媒評論總監)

邱秉瑜
 
臺北人,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空間規劃碩士,畢業於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去過北京與里昂交換學生。歷任工程顧問公司策劃分析師、臺北市政府聘用規劃師。
 
大學時期利用交換學生的機會,一個人揹著背包,完成貫穿七省市的中國內陸大縱走、跨越五國的西歐南歐半環遊,眼界大開之餘,對「城市」產生濃厚興趣,進而立志以此為業。現為聯合新聞網「鳴人堂」公共政策專欄作家,致力於援引國際案例,提倡臺灣都市議題的新思潮。
 
搜尋專欄與Facebook:邱秉瑜 信箱:bingyu.chiu@gmail.com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