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臺灣環境議題特論 = Environmental issues in Taiwan duringearly 21 century /

  • 點閱:154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孟子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那麼生長在安樂環境的我們,在種種的環境警訊中,是否會反之死於憂患呢?造物主在地球生物圈內所設出的種種繁複佈局,遠超出我們人類智慧的想像與求知力,而我們能做的就是盡一份自己的心力。


  全球化危機的存在可以說是區域性危機的彰顯。台灣在對自身海島環境的認知研究上,直到八0年代之後才逐漸投入規劃與行動的組織與人力,所幸相對有限的國土面積卻反而造就了大國所無的優勢。只是在不斷變動中的自然環境中,我們能做些什麼呢?


  本書一方面討論台灣特有的整體危機,另方面亦從政治、經濟、社會乃至技術層面,以專題探討台灣環境問題中的潛在危機。本書由淺入深,在制度面有國土規劃、資源回收、水資源回收、水庫集水區管理、台灣環境基金、永續社區規劃、因應京都議定書等,而在技術面則從生態工程、資源化技術、半導體製造業之水資源回收等,以消費者的心態來探討環境問題。這是環境研究的一個突破,也是解決台灣環境問題的重要挑戰。



於幼華



1945年10月生


現任:台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教授


學歷:1967年畢業於台灣大學土木系


   加拿大渥太華大學進修環工碩士


   聖路易華盛頓大學取得環工博士


經歷: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副教授、教授


主要專長:


   臭氧於水處理之應用


   環境影響評估之理論與應用


   環境規劃與管理


著作:《環境與人》


   《大陸環保現況分析》


   《環境影響評估作業制度》


   《活性氧預處理於活性污泥法中之應用研究》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