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飲料大騙局 : 第一手飲料廠商不敢說的真相.前食品公司員工挺身吐露告白 /

  • 點閱:134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飲料大騙局:第一手飲料廠商不敢說的真相.前食品公司員工挺身吐露告白》 早知道,就不喝飲料了! 黑心飲料商不敢說的真相,前食品公司研究員挺身告白 零卡、低脂、無添加,別以為喝了沒有事 ★「零卡」可樂的代糖無法滿足大腦,反而食欲失控。 ★「無添加」蔗糖的飲料中,加了更不健康的「液態果糖」。 ★「運動飲料」吸收快,發胖速度也快。 ★「優酪乳」健胃整腸?它的含糖量比碳酸飲料更高。 ★號稱補充營養的「強化牛奶」,其實根本是買安心的。 「不要懼怕食品有中添加物,但要選擇含添加物越少的食品越好。」─食品安全專家 文長安/專業審定 【四種深植人心的錯誤觀念】 □水離子飲料對解渴有益。 □果汁對健康有益。 □零卡對減肥有益。 □提神飲料對疲勞恢復有益。 【添加物的「美味」,掌控你的舌尖】 零卡可樂、三合一咖啡的植物性奶精、運動飲料、100%純果汁、所有標明「無添加物」的飲品……每年,你喝下多少這些「最沒有價值的加工食品」?飲料公司巧妙地用廣告台詞打造清涼與健康的假象,說服消費者購買充滿添加物的產品。 果香、無糖、清爽、濃稠,這些口味都是為了討好消費者口感,在研究室中以多種添加物混合調配而成。在選擇商品時,除了基本的「保存期限」和「熱量」,每個人都應該多留意標籤上的成分標示:號稱「無添加蔗糖」的飲料,是否加入了吸收更快、更不健康的「液態果糖」;選擇不同口味的優酪乳時,是否加入了「合成香料」或是「水果香精」;大方標示「使用天然果汁」,其實果汁含量僅1%。 【留意這三點,選擇最安全的飲料】 (1)選擇原料種類少的產品。換句話說就是「少放添加物的產品」。 (2)比起含有什麼,反而要確認不含有什麼。加工食品製造流程無法完全去除添加物,至少要確認不含「防腐劑、香料與色素」。 (3)檢查營養成份表。基本營養標示須有以下八種:熱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飽和脂肪、反式脂肪、糖。 【安全?危險?每日攝取量之下的危機】 關於添加物,許多人會有一個盲點:「天然添加物,比化學合成的健康」。事實上,正因這種認知,而讓天然添加物被排除在毒性實驗之外,產生了安全上的漏洞。例如從梔子中提煉的黃色色素,因在萃取過程中會產生毒素,已被日本列入危險添加物。 消費者一定會感到疑惑:既然添加物這麼危險,又為什麼能光明正大、合法地放入飲料中?危險和安全的論點,其實兩種都正確。依各種科學數據為依據,訂出人體標準安全的每日攝取量,例如反應兩極的阿斯巴甜,體重60公斤的成年人,必須一天喝上16罐零卡可樂,才有機會攝取到對身體有害的危險劑量。 然而,就算經過再嚴密的測試,因為科學技術尚未完善,有時通過測試並取得安全認證的添加物,會突然被發現其對身體的影響,或是必須調整每日安全攝取量。例如在1996年獲得許可的天然添加物「紅藤仔草色素」,日本於2004年發現有誘發腎臟病的可能,因此禁止。可見得所謂的「安全」的添加物,只不過是代表「現在還沒發現其危險」罷了。 除了揭露飲料添加物對人體造成的危機,書中也明確指出兒童過動和學習力,確實受到人工飲料中添加物的影響。但若無可避免添加物時,消費者該如何選擇對自己身體危害最小的商品?商標上又有哪些可以看穿飲料內容的秘密?從今天開始,不再被飲料包裝或廣告迷惑,為自己做出正確的選擇。 【如果還沒辦法完全放棄飲料,保護自己的四個建議】 「喝水取代喝飲料,買飲料時務必確認標籤。」如果,真的無法馬上全面用水取代飲料,至少遵守食品工程專家的四項建議,朝「只喝水」而努力。 (1)做好付錢的心理準備。 若是相同種類,盡量選擇貴一點的比較好。好的材料與生產系統都十分昂貴,因此不得不提高產品的價格。所以如果你想要好的產品,就必須做好支付與之相符的價格的心理準備。 (2)保存狀態是基本中的基本。 「保存於陰涼處,避免光線直射」,這是基本常識;購買裝在寶特瓶裡的飲料時,選擇冷藏保存的產品。罐裝加熱飲料會溶出環境荷爾蒙雙酚A,因此最好不要喝。 (3)不要只喝一種飲料。 對品牌和口味的專一,很有可能在你體內累積特定的添加物成份。 (4)選擇合乎自己身體狀態的飲料。 挑選飲料的順序如下:水→黑咖啡→茶類飲料→維他命飲料→果汁→碳酸飲料。盡量避免喝果汁和碳酸飲料,而其他飲料選擇的標準是「糖類含量」。 「注意我們所喝的飲料,跟小心我們所吃的食物一樣重要。」──自然水委員會(Natural Hydration Council)秘書長Kinvara Carey

作者介紹 黃太瑛 畢業於慶北大學食品工程學系,並在同所大學取得農業科學博士學位。過去十多年來,她在食品公司擔任食品研究員,幾乎做過所有種類的加工食品;任職品牌行銷經理時,為做出能吸引消費者的產品,甚至煞費了苦心,做了又吃、研究了又吃,為瞭解消費者口味而吃了又吃,懷第二胎時也一樣。 但第二胎出生時,卻患有老大沒有的異位性皮膚炎,這件事讓她開始對加工食品及市售飲料抱有疑慮。在那之後,她從原本會餵孩子吃加工食品的媽媽,變成嚴格監控孩子攝取加工食品和市售飲料的媽媽。她發現孩子一戒掉飲料和加工食品後,就醫和吃藥也未見改善的異位性皮膚炎症狀竟然消失了,於是疑慮轉為篤定。 擔心吃下肚的食物的同時,她也發現人們對於最沒價值的加工食品—市售飲料接受度高的社會現狀,因而著手寫書。目前在中源大學漢方產業學院的漢方食品工程學系擔任助理教授,不斷對學生及周遭友人闡述戒掉市售飲料的重要性。 專業審訂 食品安全專家 文長安 譯者介紹 林育帆 畢業於政治大學韓文系,大學時曾赴韓國西江大學研習韓語一年。喜愛透過語言和文字,人與人之間便能傳達情意的力量。譯作有《Oh My God!我瘦了 50 公斤》等。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