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隱私危機 : 當他們對你瞭若指掌 /

  • 點閱:135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網路暴政下的數位裸奔時代來臨!購物廣告、銀行貸款、色情廣告怎麼都找上我?一旦註冊會員同時,就等於免費把個資送出去了!Google表示:「自願將資訊交給第三方的人,就不該對隱私有合法的期待。」數位時代該如何在網路上自保?瀏覽器五花八門,該如何使用比較安全的方式保護個資?在網路暴政時代,需要建立新的個資保護意識!否則小至網路數據商操弄購買意願,大至國家監督你的一舉一動是否違法!隱私就是自由隱私在二十一世紀的作用是什麼?對企業來說,基本的商業模式就是利用顧客生活的各種細節資訊,但法律明文規定個資不得蒐集、處理或利用以保障人民權益,然而,在現今數位時代下毫無隱私可言。政府對隱私的權衡九一一事件後,美國政府提高反恐意識,但卻藉此侵犯人民隱私,不管是基於真實或者是想像,一旦有過到敵人的恐怖攻擊的經驗時,我們很快地會妥協政府無限上綱的「合法」監控手段,放棄強調權力制衡的民主原則。網路暴政時代來臨網路已不容許民眾有任何隱私,因為臉書上的照片能被生物特徵掃描,取得個人資訊,也可以利用你留下的紀錄與其他資料比對,包括談話內容、喜好、朋友等資訊,都可能被讀取利用。有心的數據公司會將這些資料庫,再更進一步與其他應用程式結合,讓你在不知不覺中把最隱私的個資,雙手親捧送給不肖份子。吹哨者才喚醒真正的自由意識對吹哨者來說,當他們向大眾發出政府侵犯隱私的警訊時,容易遭政府嚴厲譴責,也被表面上是為了公民知情權而存在的第四權守衛者抨擊。吹哨者做的事不只有生命危險,而且還吃力不討好,支持他們說出真相的調查記者,也賭上自己的職涯與生命,試圖把真相帶給民眾,然而權力當局卻很少感激他們的貢獻。

羅伯特‧席爾(Robert Scheer) 羅伯特‧席爾(Robert Scheer)線上雜誌《挖真相》(Truthdig)總編輯,該雜誌曾獲頒專門評選最佳網站的國際大獎威比獎(Webby Award)。他也是南加大安納堡傳播與新聞學院教授,每周一次的廣播節目Left, Right & Center共同主持人。一九六○年代,曾是Ramparts雜誌總編輯,後來成為《洛杉磯時報》全國特派員與專欄作家。寫過六本書,包括《美國大盜》(The Great American Stickup)。現住洛杉磯。 林麗雪 林麗雪專職譯者。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畢業。曾任職國會助理、記者與編輯。喜歡有生命力的人、事、物;熱愛文字工作。 譯有《QBQ!就是要傑出》、《我用死薪水,讓錢替我賺錢》、《數位口碑經濟時代》、《政治制度的起源》(下冊)、《攻擊者優勢》、《當收入只夠填飽肚子》,合譯有《怪咖成功法則》、《虛擬貨幣經濟學》、《如何打造營收上億的App》等書。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