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誰偷走了你的專注力? : 分心世代的12個課題, 如何停止瞎忙, 重拾心流、效率與創意 /

  • 點閱:87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1)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在資訊爆炸、睡眠不足、壓力山大的環境中,
如何才能保持專心、深入思考、激發創意、提升效率?


或許,以下情境是你的生活常態:
習慣在社交網站流連忘返,等回神時已過了好幾個鐘頭
生活離不開手機,隨時隨地想看有沒有新的訊息或通知
容易被各種訊息打斷工作,總是在處理緊急事項
雖然看了許多資訊、做了很多事,卻仍感覺焦慮與空虛
學習各種時間管理術,卻依然在一連串訊息裡筋疲力盡

無法專注、一再分心,將使你錯過唯一一次的人生。
多數人都能感覺到,自己越來越無法長時間保持專注,無論是思緒或對話,都漸趨碎片化。
這樣的生活方式不僅令人疲乏,更重要的是,虛耗光陰,沒有時間去做「真正重要的事」。
但是你無須自責,這不是因為你懶惰或缺乏紀律,而是你身在時刻想奪取你注意力的社會環境。

可以如何做出改變?
▌ 預先承諾,停止頻繁切換工作
工作時將手機放入「防沉迷計時鎖定盒」,為電腦設定切斷上網時間。

▌ 阻絕社交媒體的影響
了解社交媒體對專注力的破壞,每隔一段時間就完全關閉它,甚至可以請朋友幫忙改密碼,防止自己登入。

▌ 給心靈神遊留下空間
堅持每天在沒有手機或其他任何分散注意力的情況下,散步一個小時。放空時,大腦會開始在事物之間建立新連結,這通常會為你的問題帶來解決方案。

想在現代社會中重拾專注力,
就像在向下滾動的電扶梯上,奮力往上奔跑。
 
在個人行為上努力,當然有效果,但很有限。
我們真正需要的是集合眾人之力,攜手進行專注力革命。
全世界各地都有人開始了,現在,就等你的加入。

推薦人

楊斯棓|《人生路引》作者、醫師
愛瑞克|《內在原力》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盧郁佳|作家
蔡淇華|台中市立惠文高中圖書館主任
瓦基|閱讀前哨站 站長
澤爸|親職教育講師
少女凱倫|《人生不是單選題》作者
鋅鋰師拔麻|臨床心理師
黃貞祥|Gene思書齋 版主

「時間是現今人類最寶貴的資源,但有許多資訊使得我們不得不分心而脫離了自己,走向失序的人生,透過本書讓我們一起找回專注力,好好對待自己。」—— 少女凱倫|《人生不是單選題》作者

「在這個Covid 世代,某程度上我們最需要保護的也許是『專注力』。疫情、封城、隔離使我們和孩子更依賴網路和3C 產品。但不論是在家辦公、孩子網課均令人難以專注。誠如此書作者所言,我們需要一場注意力革命,如果你也開始常感到難以專注和分心,相信這本書能給你一些啟發。」—— 鋅鋰師拔麻|臨床心理師

「在矽谷阿宅的操弄下,我們的注意力和專注力,居然成了企業和資本家發大財的原物料,我們的心智、工作效率和幸福感反而又老又窮,你真的甘心嗎?沒錯!我們似乎脫離不了沒有手機和社交軟體的生活,可是成天被智慧手機打擾的日子,不就頂多只是這十來年的光景嗎?注意力和專注力究竟該如何回到我們身上呢?知彼知己、百戰不殆,這本好書會讓你好好用心認識讓我們沉淪的各種因素。如果你有幸把它讀完,恭喜你先扳回一城了!」—— 黃貞祥|Gene思書齋 版主


 

約翰.海利(Johann Hari)

英國記者,生於1979年,2001年畢業於劍橋大學國王學院,主修社會學及政治學。他的採訪報導常見於歐美各主要媒體,包括《獨立報》、《紐約時報》、《世界報》、《衛報》、《洛杉磯時報》、《新共和》雜誌、《國家》雜誌等。23歲就獲選「英國記者協會年度記者」(Young Journalist of the Year at the British Press Awards ),兩度獲得國際特赦組織英國分會提名為「年度新聞記者」、獲選為英國報刊獎「年度文化評論員」(Cultural Commentator of the Year at the Comment Awards )等。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