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二十一世紀工作論 /

  • 點閱:393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科技愈進步,人愈被取代,薪水愈賺愈少……工作者、企業、政府最關心也最急迫的問題:在機器為王、勞力過剩的時代,未來該往哪走?★《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作者皮凱提推薦★工作是人的天性——工作讓我們餵飽家庭,建立日常生活模式,強化社會互動;工作也提供了社會秩序穩定的基礎。然而,工作改變得比我們想的更快,而且出乎意料——智慧科技衝擊了經濟的方方面面,帶來前所未有的富裕、最豐富充足的產能、最物美價廉的商品、人人可享醫療及教育資源;但也從根本改變了工作者、工作內容以及報酬。據統計,有高達五成的勞工,包括警衛、司機、記者、醫生、客服、律師、老師……,在十年內就會面臨工作不保的威脅。你我都能不懂、不思考這個課題。《經濟學人》資深編輯及專欄作家萊恩.艾文在《二十一世紀工作論》裡,運用最新研究與報導,探究這大哉問:面對破壞力堪可比擬十九世紀工業革命的數位革命與自動化趨勢,現代社會是否有能力因應?在此之下,二十一世紀的工作會是什麼樣子?萊恩.艾文走訪深圳、瑞典哥德堡、孟買到矽谷等地,探究二十一世紀的工作意義:技術已然顛覆屹立百餘年的商業模型,將各種勞工推入截然不同於上個世代的世界,勞資關係、貧富差距將會重建。萊恩.艾文指出:隨著勞動力過剩日益加劇,必須思考新的因應方法。傳統作法包括高等教育、基本工資,以及產業創新,將不再奏效。在當今快速變化的經濟形勢之下,我們該想的是:從根本上重新評估現代工作者需要什麼樣的工作?以及為什麼要工作? 工作者應該了解:.自動化、全球化和少數高技能勞工做完大部分工作,將有五成以上勞工沒飯碗,或是薪資跳崖。.正規工作的勞力過剩,勞工轉往「零工經濟」(gig economy)尋求額外收入,或走向超專業化的「利基工作」,如電玩YouTuber、手作工藝師論件計酬。.因為生產作業的知識密集度提高,新興國家的低技術勞工不再具有低成本優勢。企業應該轉型:.例行性工作將全數自動化或外包,留下重要的、能創造價值的職務,諸如企業策略、產品設計或工程設計等需要複雜認知能力者。.雇用具備人/機互補技能的新員工以善用科技,型塑獨特企業文化,避開競爭公司的追擊。關心經濟發展的人應該知道:.機會集中在少數精英和大都市,例如倫敦、矽谷等地的富裕勞工握有完美融入數位經濟的科技及制度的優勢,該區房價飆升又使貧富差距惡化。.數位革命引發勞工失業,這又會抑制消費與投資,加深經濟衰退。政策制訂者應該警覺:.解決長期需求不振,在設定最低工資、提高教育程度、促進社會建設、輸入移工……等解方中應如何取捨。.金融危機與經濟衰退會強化政黨極端化的現象。人類正走進巨大的歷史未知,未來是富裕榮景、或更貧窮悲慘,端賴我們能否正視。正如《第二次機器時代》作者布林優夫森所言:「對於想了解現勢、思考未來的讀者,本書不可或缺。」。這股變革力量來襲,正是思考工作、生活與社會應有面貌的時刻。【專業推薦】托瑪.皮凱提(《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作者)提姆.哈福德(《親愛的臥底經濟學家》作者)泰勒.柯文(《再見,平庸世代》作者)艾瑞克.布林優夫森《第二次機器時代》作者勞倫斯.桑默斯(前美國財政部長、前哈佛大學校長莫塔兹.拉沙德(前索尼移動首席軟體架構師)◎審定.導讀劉瑞華(清華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好評推薦】「艾文是很優秀的作家,我深信這本書一定會非常成功。」——托瑪.皮凱提(Thomas Piketty),《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作者「艾文是思緒極敏銳又很聰穎的作家。沒有人比他更適合告訴我們,技術正在如何影響我們的經濟與生活。」——提姆.哈福德(Tim Harford),《親愛的臥底經濟學家》作者「很多世界頂尖的經濟學家經常閱讀艾文的文章,與他互動與辯論,議題涵蓋勞動市場與科技。」——泰勒.柯文(Tyler Cowen),《再見,平庸世代》作者「雄心勃勃、見解獨到、引人深思的好書……作者廣泛探討經濟學通常互不相通的封閉議題,將個體經濟學與總體經濟學、工業組織與國際貿易、勞動經濟學與金融、經濟史與經濟地理融會貫通。本書遵循《經濟學人》最優秀的傳統,既容易理解又廣博深刻,提出所有應該問的問題。」——《華盛頓郵報》「如同工業革命,數位革命帶來了巨大的財富,也扭轉了經濟走向。許多勞工的工作不再有必要。對於想了解現勢、思考未來的讀者,艾文的洞見、專業知識與活力,讓本書成了不可或缺的指南。」——艾瑞克.布林優夫森(Erik Brynjolfsson),《第二次機器時代》作者「在現今關於全球化和技術的政治辯論已被遺忘之際,這股力量將塑造我們生活的世界。艾文在本書中,為這股力量如何影響工作及人類過生活的方式,提出很好的理解起點。」——勞倫斯.桑默斯(Lawrence H. Summers),前美國財政部長、前哈佛大學校長【本書特色】1.輕鬆了解數位革命下的工作與經濟趨勢《經濟學人》記者萊恩.艾文針對未具備經濟學背景的讀者撰寫,以易懂文字及多元案例敘述數位革命如何造成就業問題、扭轉經濟走向及改變人類生活方式。讀來輕鬆又深具啟發性。2.不可逆的科技化、全球化,如何影響二十一世紀的工作「我們回不去了!」市場愈發達,技術愈進步,人愈沒事做,錢愈賺不到;而全球化促進資本與產品的流動,則讓任何地區的勞動更容易被取代。本書抽絲剝繭,解釋了勞動日趨廉價、所得分配惡化、失業率攀升的原因。3.為勞力過剩時代思考解方在歷史的轉捩點,作者本著為下個世代美好生活建言的熱情,比較各國現況及政策,從教育投資、稅賦改革到福利救濟……,讓關切未來的我們有了思考的基礎與解決的提案。

萊恩.艾文(Ryan Avent)《經濟學人》資深編輯及專欄作家,也是《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新共和國》、《大西洋》和《衛報》等刊物的撰稿人。他曾出版《封閉之城》(The Gated City)分析美國城市遷移情況,亦曾擔任勞工統計局的經濟顧問和產業分析師。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