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醫療自主時代 : 翻出白色巨塔高牆 精神科醫師的專業反思與覺醒 /

  • 點閱:202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醫療自主時代:翻出白色巨塔高牆,精神科醫師的專業反思與覺醒》 邁入醫療科技資訊爆炸的時代,正是「醫療自主」時代的來臨, 面對人類生老病死未竟的功課,醫病雙方正小心翼翼試探各種相處模式…… 新醫病關係時代,醫療選擇權在握的普羅大眾, 可真比以前福氣? 翻出白色巨塔高牆之外, 精神科醫師吳佳璇最具專業與同理心的文字紀錄, 45個醫療切身議題的精確解讀與真誠分享, 關照醫療現況,陪伴讀者更有自信的面對醫療決定的關鍵時刻。 ◆這個時代,是醫療自主的時代。 美國影星安潔莉娜裘莉於美國《紐約時報》投書發表〈我的醫療選擇〉,分享她進行預防性乳房切除的心路歷程。在臺灣診間裡,醫病關係也早已從「醫生說了算」,漸漸轉變為病人參與醫療決定。本書深入淺出分析診間權力轉變議題,在新醫病互動時代,如何更聰明找出符合自我權益的「know how」。 ◆用藥思考,大有關係。 六十多年前,精神藥物治療進入新紀元,並未改變四百年來醫病雙方為「藥即毒」概念拉鋸。背著醫生,病人在想什麼?醫師和患者的對話,出了什麼問題?臺灣醫療現場藥物治療的現況又是如何? ◆臺灣醫界現形,這是醫療現況崩壞的時代? 政府不斷宣稱,臺灣健保世界第一,連國外都來取經,但醫療崩壞相關議題,一再攻上新聞版面,護士荒、急診擁塞、重症人才出走……,真相是什麼?搶救臺灣醫療千頭萬緒,民眾絕非無感,而是不知如何積極、有效參與。 ◆精神科醫師關照眾生的哲學家情懷書寫。 浸淫精神醫學二十年,吳佳璇醫師常運用所學,觀察周遭人事物,思索因應相處之道。且聽醫師娓娓道來,她那工作與生活難分難解的「醫界人生」,分享其最真摯而慈悲的見解。 ◆醫療自主時代來臨,最實用的關鍵須知手冊。 每章除附有醫學專有名詞解釋外,另由醫師為書中提到的重要主題文章做註,【吳醫師老實說】提供重要議題的關鍵思考,並分享最實用的延伸閱讀書單資訊,提供讀者與自身權益相關的重要資訊。

作者介紹 吳佳璇 醫師 1969年生於臺灣雲林,1995年畢業於臺灣大學醫學系,於母校精神科完成住院醫師訓練。曾赴澳洲墨爾本大學進修,2004年獲「國際心理衛生」碩士。 無論在首善之區醫學中心、癌症專科醫院、或基層診所執業,還是以台東偏鄉社區醫院為基地,延伸服務觸角至校園、榮家、監獄、山地部落及離島,不斷從實作中思索,如何落實以病人福祉為中心,並透過結合臨床觀察、醫學專業、與人文關懷的書寫,提醒自己莫忘醫療初心。2008至2011年間,曾以人子和醫者雙重視角,寫成《罹癌母親給的七堂課:當精神科醫師變成病人家屬》與《戰鬥終了已黃昏》二書,引發諸多共鳴;前者並獲第34屆金鼎獎圖書類非文學獎肯定。堅守第一線醫療服務的她深信:透過文學創作,再現醫療場域令人動容的故事與值得省思的兩難情境,讀者將因共感(empathy)體認當代社會與醫學之多元樣貌及核心價值。 現任: 遠東聯合診所身心科主治醫師、國立臺灣大學附設醫院腫瘤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 相關著作: 《謝謝你們,我的離島病友:浪人醫師飛向醫療現場的生命故事》(2012年出版)、《醫療崩壞!沒有醫生救命的時代》(2012年出版,合著)、《戰鬥終了已黃昏》(2011年出版)、《浪人醫師日記》(2010年出版)、《罹癌母親給的七堂課:當精神科醫師變成病人家屬》(2009年出版,2010年金鼎獎圖書類非文學獎)、《從北京到台北─精神藥理學家張文和的追尋》(2007年出版)、《臺灣精神醫療的開拓者:葉英?傳記》(2005年出版,2006年金鼎獎最佳著作人入圍)、《憂鬱年代:精神科的診間絮語》(2001年出版)、《921之後:一位年輕精神科醫師的921經驗》(2000年出版)。合譯作品有《金賽的祕密花園》、《發現無意識》等,與專業中英文著作若干。 繪者簡介 曾念生 醫師 年近四十才重拾畫筆的精神科醫師,在三軍總醫院服務。平時喜歡講故事給孩子聽、塗塗鴉、看京戲,以及做一些精神醫學研究。臨床上的專長是老年精神醫學,司法精神醫學和心理腫瘤學。他也在自己畢業的醫學院母校擔任心理輔導室主任,學習做個大孩子王。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