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改變生命的故事 : 三十過往,只是序章 /

  • 點閱:43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如果有一天生病了,你希望如何受到醫療照護呢?1990年,從美國醫界返國的醫學專家黃達夫,成立臺灣第一所癌症專科醫院:和信醫院。所有曾經在此停駐的病人、家屬,以及醫師、護理師、醫學生、行政人員,都感受到這裡不是另一座白色巨塔,而是療癒病人身心的庇護所。這些在和信醫院進出的病人與家屬,以書信道出自己的感動與感謝。字字句句發自肺腑,訴說病人及家人們曾有的無助與驚惶。他們回想在人生低谷時,如何得到來自和信醫護的全面奧援,其中經歷治療、照護、安慰、啟發,每一個日子都刻骨銘心。這些動人的病房傳奇,展現出人性中最華美的光輝!「醫生說:不論什麼時間,只要有需要,都可以打電話給我。」「以前對視病猶親感覺有點抽象,但是從醫生身上,我們感受到了!」「感謝你們除了照顧我,也照顧我家人的心情。」黃達夫院長說:「我們面對的不只是一個人的生命,而是一家人的幸福!」這樣的承諾,讓和信醫院用三十年的歲月,將癌症病人的五年存活率提升到74%(全臺灣癌症病人的五年存活率是54%),而且,和信醫院更證明了一件事:醫院的使命,不只是治病,而是如彼得•杜拉克所言,是「改變生命的地方……使得人生因而不一樣」! 三十年下來,發生了這麼多來自醫事人員、病人、家屬、醫學生,扎扎實實的生命故事。有感激、追憶、有教學,更有從懷疑到相信的歷程……整本書處處真情流露、令人動容。——侯文詠回首細看三十年,和信醫院一路走來的發展史是那麼地艱辛,而今日的和信,已經成功地為臺灣樹立了一種從醫護到教學到董事會,內外一致的醫療文化。相信也只有這種文化,才是真正能讓臺灣擁有最好的醫療健保系統,更得以邁向永續的基石。——嚴長壽我深知我們不同於其他醫院的地方,不是有什麼更特殊的設施或儀器,而是我們一直敦促同事,要更有愛心、更有能力、更小心謹慎、更負責任。展望未來,和信醫院主張把「癌症的預防,降低癌症的發生率」做為醫院的另一個使命。目標既已設定,我們必定全力以赴!——黃達夫

黃達夫醫學教育促進基金會/作者黃達夫醫學教育促進基金會成立於1998年10月,宗旨是:培育優良醫師,倡導醫療品質觀念及執行,期能改善國內的醫學教育、醫療品質,健全國內的醫療體系,使國人能得到完善的醫療照護,並達到維護全民健康的目的。主要工作包括:(1)設立優良臨床醫師講座,補助研究經費,以使其專心致力於臨床教學及教育理論和方法的研究。 (2)派送國內資優醫師短期或長期出國進修,並提供其旅費、生活費及學雜費等。 (3)邀請國外客座教授來華做短期或長期教學,並提供旅費、生活費及教學費等。 (4)倡導醫療品質的觀念,建立品質指標,進而協助衛生主管單位成立公正的第三者品質監控組織。 (5)其他有關社會科學、人文、基礎醫學、科技等教育活動之促進。整理者李國芬曾經寄居台北的高雄女子,歷任雜誌總編輯、出版社總編輯。最終,以意志力實踐了真善美的人生。丘美珍專欄作家。喜歡聽別人說自己的故事。歷任記者、編者、作者、譯者、編劇,享受不同文字的多重面貌。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