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法律的道德性 /

  • 點閱:195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富勒在此書末加入了一個新章節「對批評者的回應」,針對他一九六四年第一版中所提出的道德與法律關係的定義加以延伸,並作更深入的闡述。他最初的理論是區分「義務性道德」(Morality of duty)及「期待性道德」(Morality of aspiration),兩者都背負了社會制度計畫與運作的責任,前者是為任何有目的社會意圖設下規矩,後者則是為這些社會意圖指引方向。



本書特色



  在新版《法律與道德》那篇幅頗長、名為「對批評者的回應」的終章裡,富勒教授就他在初版(1964)中提出的法律與道德觀的關係,做了進一步的定義說明與澄清。他在最初的論析中,區分了義務性的道德觀,以及期望性的道德觀,兩者皆承擔了擘畫與運作社會制度的任務:前者是透過為任何具有特定目的、社會性的身體力行,訂下最根本之必要前提的方式;後者則是藉由進一步啟發這些身體力行往某些方向發展。而在修訂版中,富勒將火力集中對準所謂新分析法學這支法哲學學派,同時延續了與其學術上對手哈特教授之間的長期論辯。雖然本書作者將此新章節命名為「對批評者的回應」,但由其聲稱所以寫作本章的理由觀之,其重點應不僅於此:「當帶有批判性的評論湧至後,我自己才越來越清楚意識到,整個論辯其實有大程度取決於我們的『出發點』----這些出發點指的不是他們已經說出的,而是他們誤以為沒有必要明言的部分;指的不是那些清晰明顯的原則,而是那些隱而未顯的設定。因此對我來說,在過去雙方都力有未逮之下,此時有必要做的,是將這些隱而未顯的設定,加以更為適切的表達。」毫無疑問地,富勒教授已經在此就己方的設定做出了適切的表達。



朗.富勒(Lon L. Fuller)



  哈佛法學院基礎法學榮譽教授。




譯者簡介




鄭戈



  1972年3月出生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1987年就讀四川大學法律學系,1991年本科畢業後任職於四川省自貢市公安局,1993年考入北京大學法律學習,師從王哲教授研讀西方法律思想史,先後於1996年和1998年獲碩士和博士學位,隨後任教於北大法學院。2000年負笈海外,先後訪學於美國密歇根大學法學院、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法學院、美國杜克大學法學院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2004年1月起任教於香港大學法學院,講授憲法學、法理學、法律與社會和中國法導論等課程,並指導法理學和憲法學專業碩士及博士研究生。迄今出版學術譯著七部,包括《憲政與權利》、《公法的變遷》、《第三條道路》、《憲政的哲學之維》、《公法與政治理論》、《司法和國家權力的多種面孔》以及《法律的道德性》;專著一部,即《法律與現代人的命運:馬克思.韋伯法律思想研究導論》(法律出版社,2006年);以及論文多篇。




總校閱簡介




顏厥安



  學歷: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學博士經歷:曾任政治大學法律系副教授現職:台灣大學法律系專任教授




審核者簡介




陳郁雯



  現職: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專任助理學歷: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基礎法學組碩士王志弘現職: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科際整合法律研究所專任研究助理學歷: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碩士邱慶桓現職: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基礎法學組碩士生學歷: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系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