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不吃藥也會好 : 養生保健的易經內病外治法 /

  • 點閱:141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不吃藥,也能養生、保健、治病?

沒有治不好的病,只是沒找到正確的方法

家庭治病養生的首選!




◎「易經內病外治法」是什麼



  所謂「易經內病外治法」,就是以《易經》的理論為基礎,由體外給藥,透過穴位、經絡的傳導,將藥物性味輸送到五臟六腑,藉此補虛瀉實,調節人體陰陽平衡。傳統中醫常用的扎針、艾灸、拔罐、刮痧、放血、敷藥、熏洗、耳壓等,都屬於外治療法的範疇。比起內服藥物的方法,更適合居家使用。



◎「易經內病外治法」的特色



  1.起效速度很快。以《易經》的「同氣相求」等理論為基礎,用與臟腑同氣相求的藥材來外敷最恰當的經絡穴位,使藥性不走彎路,以最快的速度到達受傷的臟腑,棄濁揚清。


  2.使用上非常安全。大家都知道「是藥三分毒」這句話,內服藥物或多或少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尤其會對腸胃造成損害。而外治法是在體外用藥,透過經絡穴位發生作用,繞開了腸胃這條路,讓腸胃免受於不必要的損傷。


  3.成本相當低廉。外敷所用之藥都是很容易買到的藥材,價格都很低廉;艾灸或拔罐的方法所花費用,更是如此,一根艾條不需要多少錢,買一套拔罐器也可以用很多年,不會造成太大的經濟負擔。


  4.不需要專業手法。本書推薦使用的外治療法,不超出藥物外敷、艾灸、拔罐和扎針的範圍,其中特別推薦使用藥物外敷方法。因為扎針需要一定的技巧,不太適合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人自行操作,艾灸、拔罐也讓一些人覺得害怕。藥物外敷法就不同,只要知道穴位在哪裡,把藥直接貼上即可,不需要懂得什麼專業手法,而且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隨時隨地都可以使用。最重要的是不會有什麼副作用。



◎「易經內病外治法」的適用範圍



  用白參片貼在極泉穴就能治療糖尿病?失眠有七種原因,應該如何對症下藥?便祕、腹瀉時,去找十二條正經就能立刻緩解?慢性咳嗽也能輕鬆痊癒?落枕時按壓什麼穴道就會立刻解除痛苦?皮膚搔癢就擦生薑?蓮子能治抑鬱症?本書包含各種常見疾病的有效外治方法,並且說明正確的養生保健觀念,讓你從此擺脫內服過多藥物帶來的身體負擔!


  8種中老年常見疾病外治法: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壓、中風、頸椎病、濕氣相關症狀、多痰、失眠


  10種腸胃常見疾病外治法:急慢性胃痛、胃腸脹氣、豆類食物中毒、嘔吐、腸胃敏感、容易飢餓、胃口不佳、便祕腹瀉、泛酸、腹中雷鳴


  11種五官常見疾病外治法:口腔潰瘍、牙痛、流鼻血、鼻炎、鼻腔乾燥、鼻子生瘡、麥粒腫、淋巴結腫大、咳嗽、咽喉痛、扁桃腺發炎


  14種女性常見疾病外治法:經期小腹脹痛、經前乳房脹痛、乳腺增生、經期腰痠、慢性盆腔炎、輸卵管堵塞、卵巢囊腫、子宮肌瘤、排卵期腹痛、改善月經週期、崩漏、陰部搔癢、帶下病、怕冷


  14種生活常見症狀外治法:落枕、中暑、頭暈、傷風、心跳過速、五心熱、勞累過度、腰部扭傷、腳踝扭傷、因久坐導致的後背痠痛、發汗與止汗、皮膚發癢、濕疹、白癜風


  6種心理常見疾病外治法:易怒、暴躁、思慮過度、莫名煩惱、悲傷傷肺、抑鬱症


  7種外感常見疾病外治法:外感、傷寒、風邪、燥邪、傷濕、傷火、感染寒風燥濕火後的飲食宜忌



欒加芹



  筆名易醫,食醫、問醫閣主人。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博士,師從針灸學著名前輩莊禮興教授。



  在熟讀《黃帝內經》、《本草綱目》等醫學典籍的基礎上,作者又對《易經》進行了深入研究,深悟醫易同源、醫易相通之妙理。在養生保健和臨床祛病的實踐過程中,能夠將中醫傳統經絡學說、方劑精華和天人合一、五運六氣等諸多因素緊密結合,細細追索疾病根源,再根據個人不同體質,培元固本,從源頭上化解病因,效果往往出奇制勝,持久而深入。



  欒加芹博士說,一切疾病皆有因果。治病要祛根,養生要養本。透過這本書,她將帶領大家一起追尋疾病根源,探索不生病的奧秘──其實,有時候只需做出一點點改變,就可以讓健康長駐,身心共享和諧。



  讓每一個人都擁有不生病的智慧,通曉治療疾病的祛根之法,是作者最真誠的心願。



  個人網站:www.wenyige.tongtu.com


  部落格:www.wenyigeyihua.blog.sohu.com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