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日式街屋建築. 臺北篇 /

  • 點閱:543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日治時期是臺灣邁入現代化的重要關鍵,日人對於新的殖民地臺灣猶如面對新世界,而舊政權遺留的臺北城,則是一個充滿挑戰也是改造最好發揮的場域。


西洋式的都市計畫如車站、公園及博物館等公共建築象徵;另如公共衛生的基礎建設、整齊的道路規劃等,總督府順理成章的利用市區改正的觀念,將傳統城牆城市轉型成為具有現代化街道與模範街屋的首善之都,並且成為往後各大城市街屋改築的模範,也因此具有臺灣現代化歷程中非常重要的歷史地位。本書除了整理臺北現代化街道府後街(館前路)竣工照片、地籍資料以及日治時期資料等珍貴歷史文獻外,並運用電腦3D數位技術,重現改築後的首條現代化街道,及包括亭仔腳建築在內的建築,是極具參考價值的臺灣建築研究基礎。

黃郁軒


1983年誕生於臺中市的建築家庭,童年時期被父親的大面積建築開發所驚嚇。過動的人格也體會了臺灣填鴨式教育之苦,慶幸自己從高職開始接觸建築,變身右手出圖機,經歷了失敗的技藝競賽,差點跑去考飛官。到了逢甲建築,找到自己存在於世界的價值之後,自身的老靈魂大爆發,轉而投入北藝大的歷史建築研究領域,只想用溫柔的方法,而不是暴力的開發,以臺灣這塊土地與建築歷史做出貢獻為夢想。從學校畢業,開始了不順遂的當兵與工作,在桃園大溪開了一間老屋咖啡店,但還是一條雞婆又白目窮困的建築魯蛇。目前從事運用bim修復古蹟的工作,同時在大學之中出一張嘴努力內聖外王。以最真實的態度面對世界,面對任何人,即便遍體鱗傷,還是堅持去影響身邊的每一個人。現任雄本老屋規劃有限公司副理。 2024年出版《日式街屋建築:臺北篇》(晨星)。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