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旅程有如自己大半生的縮影,滿溢的興衰起落悲歡離合死生榮辱酸甜苦辣,雖令人長嗟短嘆,卻也回味無窮。」
經過7個多月的嘔心瀝血,張哲生完成了集結41幀畫與近10萬字的《台北拾遺》一書;身為懷舊大師的他雖然在西門町長大,但其研究範圍並不侷限該地,他所記錄的歷史文化,可說是遍布了臺北各個角落。書中收錄了41處具有代表性的臺北歷史記憶,包括中華體育館、國際學舍、大千百貨、萬國大戲院,和中華商場等;它們不僅是臺北歷史的一部分,亦是許多人的共同回憶。
記錄臺北的歷史是張哲生多年來持續用心在做的事,而成為一位畫家則是他童年時就有的夢想;因此《台北拾遺》一書不僅記載了臺北許多令人難忘的往日情懷,同時也是張哲生致力實現夢想的一番成果。
張哲生
1972年生,一個用懷舊展望未來的艋舺大叔;長期研究臺灣近代史,對記錄臺灣人文不遺餘力,並於網路從事懷舊分享近30年,其臉書專頁追蹤者逾30萬,被譽為懷舊大師;著有《飛呀!科學小飛俠》、《年記1972》和《回到華燈初上時》等書;從小就愛畫畫的張哲生,終於在2024年完成了這本結合其文史研究與親筆手繪的懷舊圖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