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莊子物學 /

  • 點閱:35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物學」不受輝煌而理智的理科帝國的管轄,它屬於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辭的國度。它見於恣縱而不儻的形氣神之主體,游走於漫衍共振的氣化自然。它是對莊子的致意,也是從莊子之家的出走。此書以蔣年豐的臨終啟悟、余德慧的人文臨床、楊儒賓的漢語物學,串起一部《南華真經》。蔣年豐與余德慧都是四九之後臺灣出身的學界怪傑,他們沒有專業的莊子研究專書,卻都已跨出專業的藩籬,思想的觸角碰觸到莊子靈魂的基底。他們以出走回應莊子的呼喚,以生命押注在真理做莊的輪盤上,他們都是畸於人而侔於天的英豪。蔣年豐臨終前以《地藏王手記》叩響存在之門,他的推敲叩款之聲仍迴盪於幽明之際。余德慧從安穩的校園走到大山大海的後山,化心靈的技術之學為由技進道的技藝之學。他進入存在的旋轉門之前,現維摩示疾之身。蔣、余二君的平生力作雖然不是《莊子》的語言詮釋,卻曲徑旁通,大演〈天下〉篇與〈齊物論〉之天音。

 


作者簡介

朱志學

國立東華大學中文博士,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中文系博士後,臺灣中文學會第六屆(2018)【四賢博士論文獎】首獎得主。著有《莊子物學》。研究領域兼涉人文臨床、宗教療癒、臨終啟悟、身體空間、漢語物學與跨文化莊子學。治學取徑深受余德慧、蔣年豐「晚期風格」啟發,遂立意通過「受苦中的身心轉化歷程」以開拓當代漢語學術在人文療癒向度的跨域交織可能。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