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逍遙之樂 : 傅佩榮談<<莊子>> /

  • 點閱:216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人的生命有諸多限制,面對各種心想而事不成的壓力,莊子主張與自己要「安」,與別人要「化」,與自然要「樂」,最後與道同「遊」。如能悟得此道,則生命隨時充滿喜悅,明白萬物無一不在道中,萬物無一不美。莊子希望人能理解,「道」在萬物之中,無所不在。一切從「道」而來,在與人相處時,忘卻一切人為的身分與角色,就不會感覺生命的孤單,不但能與人相通,甚至與萬物都能相通。學習《莊子》,從不同的角度看人生傅佩榮認為,在成長的過程中,學習道家思想的機會,比起儒家是較為難得的。儒家思想對社會及生活深具啟發,能引發個人的使命感,進而使個人的生命安頓於社會。然而,人到中年,如果只有儒家思維,會發現生命格局有限,因此不禁讓人思考,古代中國是否有些思想能讓我們換個角度看人生,並在學習之後,對生命產生不同的理解,進而達到不同的境界?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道家」,而學習《莊子》,正能幫助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看人生。《莊子》秉承老子的啟發並且推陳出新,全書共有三十三篇,原文七萬多字,建議讀者先理解白話翻譯之後,再回頭與原文相應,找出原典之美,避免被古文與現代字詞的差異所困。書中諸多寓言,不只啟發人們的想像力,更揭示了卓越不凡的思想見地。如能掌握其真正的思想,我們便能與莊子一同逍遙而遊了。本書特色:.經典與經典的相遇:書中援引中國其他經典,有助於讀者理解《莊子》究竟有何精采與特出之處,進一步領略莊子思想的精妙。.經典與經驗的結合:時空雖造成經驗的差異,但思想卻可以相通。讀者可以從莊子的深刻思想與作者的通篇解讀,回到當今社會,以自身的經驗加以驗證。.東方與西方的交會:作者輔以研習西方哲學四十多年的心得,詮釋並解讀莊子思想的深刻與智慧所在。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