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思覺失調症 : 你應該知道的事實 /

  • 點閱:107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12個對思覺失調症最核心的提問,頂尖專家出手回答最中肯的事實!
 
  思覺失調症是最令人痛苦的精神疾病,對患者本身和家屬來說都是如此。它經常受到大眾媒體曲解,也被社會大眾普遍污名化。在發病期間通常會顯現幻覺、怪異妄想和失序行為,但是患者一般來說沒有暴力傾向,經治療後病情也可以獲得緩解。然而病患通常很難維持規律的生活型態,很多病患最後無法自理生活,或是流落街頭,因此,學習了解這個疾病並與之共存,將是患者、家屬與親友的重要考驗。
 
  中研院院士莊明哲為國際間研究思覺失調症的權威,他與另兩位專家葛拉特博士和法拉昂博士聯手,將畢生研究、治療思覺失調症的心得精華,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向大眾說明這種難解的疾病。
 
  本書提供簡潔的資訊,說明思覺失調症的潛在病因和症狀。它檢視當今關乎這個疾病的各種理論和藥物與心理治療選項,以及家庭和社區在照護患者方面所扮演的角色。書中呈現最新的研究發展,尤其是在基因學和神經生物學方面,也整理出清晰的數據圖表來幫助讀者閱讀,每章開頭並有重點提示,對病患、家屬和助人工作者來說,都是不可多得的實用指南。
 

本書特色
 
  ★本書為最新版,提供有關思覺失調症此一疾病的各種理論和治療選項,反映了最近的科學發展,尤其是在基因學和神經生物學方面,是病患、家屬和助人工作者的實用指南。
 
  ★每章開頭以重點條列的方式闡明該章主題與相關科研數據,協助讀者迅速掌握重點。
 

專業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王浩威 | 精神科醫師、作家
  林信男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精神科兼任教授
  胡海國 | 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
  高淑芬 | 臺大醫院副院長、國立臺灣大學精神科教授
  陳柏熹 |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行為醫學研究所所長暨精神學科主任
  陳為堅 | 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前院長、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
  黃宗正 | 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
  黃政昌 | 臺灣心理治療學會理事長、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副教授
  楊延光 | 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院長、成大醫學院精神科/行為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
  劉震鐘 | 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精神科副教授
  賴文崧 | 國立臺灣大學神經生物與認知科學研究中心主任、臺大心理學系暨研究所專任教授
 
  台灣精神醫學會
  臺灣生物精神醫學暨神經精神藥理學學會
  臺灣心理治療學會
 

各界好評
 
  「《思覺失調症:你應該知道的事實》提供了社會大眾迫切需要的真知洞見,將這個受到嚴重誤解的精神疾病細說分明。在這本寫得相當出色的書裡,作者們以淺顯易懂又明確具體的方式,把攸關這個複雜疾病的大量神經生物因素,說明得相當清楚到位。患有思覺失調症的人及其家屬經常要跟這個疾病搏鬥,他們面對很多的挑戰,需要找到答案和解決辦法,對這些人來說,這本書無疑是絕佳幫手。」——伊芙琳.崔普爾(Evelyne Tropper),紐約全美精神疾病聯盟(NAMI)分會執行長
 
  「對思覺失調症和普遍的精神疾病感興趣或關心的人來說,這是一本必讀的書。這本書以淺白的語言,將基本知識和最先進研究的新穎洞見無縫接軌,無論是這領域的新手或是專家,都會覺得趣味盎然。」——陳為堅,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前院長,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
 
  「我深信這本深入淺出的書能夠發揮重要功能,幫助社會與個人克服思覺失調症。」——米田裕(Hiroshi Yoneda),大阪醫科大學精神醫學教授
 
  「不可或缺的資源:這本書平易近人,不論專家、病患和一般大眾都會讀得津津有味。」——陳曉剛(Xiaogang Chen,音譯),中南大學精神醫學教授

作者簡介
 

史帝芬.葛拉特(Stephen J. Glatt)
 
  美國雪城紐約州立大學上州醫科大學(SUNY Upstate Medical University)精神醫學遺傳流行病學暨腦神經研究室(Psychiatric Genetic Epidemiology & Neurobiology Laboratory)主任;精神醫學暨行為科學、神經科學與生理學以及公衛和預防醫學副教授;精神醫學研究副主任。
 

史帝芬.法拉昂(Stephen V. Faraone)
 
  美國雪城紐約州立大學上州醫科大學特聘教授;美國麻州波士頓中央醫院小兒精神藥理學研究計畫(Pediatric Psychopharmacology Research Program)資深科學顧問;美國麻州波士頓哈佛大學醫學院講師。
 

莊明哲(Ming T. Tsuang)
 
  中研院院士;加州大學教授;行為基因體學Lewis Judd名譽講座教授(Lewis Judd Endowed Chair in Behavioral Genomics);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精神醫學系特聘教授及行為基因體中心(Center for Behavioral Genomics,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主任。
 

審閱者簡介
 

謝明憲
 
  臺大醫學院醫學系畢業,臺灣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博士。目前為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與臨床助理教授。專長為思覺失調症、雙相情緒障礙症(躁鬱症)等精神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此外,也致力於事件相關電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分析,期待運用此一精神疾病表現型(phenotype)與基因型(genotype)間的橋樑,探索各類精神疾病的腦部機制。
 

許藝瀚
 
  臺大醫學院醫學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健康政策與管理碩士、哈佛大學精神流行病學博士,中華民國精神科專科醫師。曾任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住院醫師、研修醫師,目前於哈佛大學附屬麻州總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及布洛德學院(Broad Institute of MIT and Harvard)擔任博士後研究員,致力於結合人工智慧與流行病學之因果關係研究方法在多種精神科相關研究資料之分析,以期進一步提昇精神醫學診斷與治療之精準度。
 

譯者簡介
 

廖婉如
 
  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畢業,紐約大學教育心理學碩士。曾任技術學院講師,現為自由譯者。譯有《陪牠到最後》、《那些動物教我的事》、《榮格解夢書》、《塗鴉與夢境》、《二度崩潰的男人》、《敲醒生命自癒力》等(皆為心靈工坊出版)。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