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服飾中華. 七千年藝術巨作 = Chinese costumes : seven thousand years of Chinese costumes / 上卷, 夏商周-隋唐五代 :

  • 點閱:154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中國古代服飾藝術巨作~
跨越歷史長河,中華服飾七千年實物彙整,
以物證史,研究者必備資料集。

  【上冊內容】
  ◎第一章 中華服飾探源 
  ◎第二章 夏商西周時期的服飾 
  ◎第三章 春秋戰國時期的服飾
  ◎第四章 秦漢時期的服飾 
  ◎第五章 魏晉南北時期的服飾
  ◎第六章 隋唐五代的服飾   

  中華服飾源於舊石器時代,在7000年前,
  已經發明絲、麻等紡織物縫製的衣冠鞋靴等配套的服飾,
  和用骨、角、貝、玉、陶等材料製造的美化生活的裝飾品。

  中華祖先在新石器時代創造的豐盛華美的原始服飾文化,舉世獨步。
  夏商周時期,中華服飾進入以「禮」為規制的發展階段,
  服飾意識與天地同構,內涵深邃。
  漢代以後,以儒學為理念的服飾制度,使服飾品類和材質工藝不斷發展提升。
  數千年來,華夏服飾不斷受到少數民族和域外異質服飾文化的滋養,
  使中華服飾不斷創新和豐富,形成世界上獨樹一幟的中華服飾傳統,為世人所稱羨。

  本書根據以物證史的理念,按歷史順序,
  以最簡明易懂的文字與服飾實際文物的圖片相對照,
  全面系統地介紹了中國自原始社會至今的服飾發展,
  注重介紹服裝形式、服飾制度、服裝面料、服飾紋樣、首飾配飾的具體面貌。
  特別著重考古科學的成果與歷史文獻相印證,內容豐富,史料詳實,附圖精美,
  各圖均有詳細圖文說明,適合高等院校專業教學教材,
  以及作為戲劇影視界服裝設計、服裝裝飾界創新設計、
  美術工作者專業創作和藝術品收藏者鑑別真偽的優良讀物,
  為迄今出版的中國服飾藝術史類書籍中內容最全面、圖片最豐富、編排最科學,
  具有歷史研究價值、藝術鑑賞價值、收藏價值且兼具普及價值的學術巨著。

本書特色

  ◎師承沈從文,繼《中華服飾五千年》古服飾研究另一高峰:
  3大服飾研究權威攜手合作,從夏商周~隋唐五代、從宋代~民國,中國古代服飾藝術第一手史料彙整,體現中華一脈相承的七千年服飾文化,為該領域必備經典著作。

  ◎以物證史,體現各朝代官場、民間服飾制度、文化變遷之軌跡:
  各朝代服飾特徵、官服制度、民間流行衣裝、服飾禁忌、改革等分章節介紹,圖文相佐,流變清晰,體現服飾發展歷史和與之相伴相生的服飾禮儀。

  ◎首飾與其他穿戴象徵,多彩紛呈的中國傳統工藝形成內涵探討:
  首飾、配飾、冠帽、鞋履、帶鉤、篦梳……史料不清處以手繪補足,各藝術形式交織並陳,體現著裝者身分地位、財富、品味考究,形式,考證、記錄扎實。

作者簡介

黃能福

  黃能福,原名黃能馥,男,漢族,浙江省義烏市人,1927年出生。1942年義烏縣立初中肄業後在家務農,1949年被母校聘為語文教員。1950年考入杭州國立藝專。1953年因院系調整轉入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工藝美術系,當年本科畢業留校讀研究生,並任工藝美術研究室祕書,全國第一屆民間美術展覽會會場管理組副組長、少數民族館館長。1955年研究生畢業留校任助教。1956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成立,調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1961年兼任文化部高等藝術院校統一教材編選組員兼祕書。1982年起歷任中國流行色協會學術顧問、專家委員會委員。1983年任國家科委、科技館赴加拿大「中國古代傳統科技展覽會」紡織科技顧問。1987年任中國絲綢博物館籌建處總顧問。1988年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退休,同年任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副校長兼實用美術部主任。1992年任紡織工業部服飾博物館總顧問。1994年任北京現代實用美術學院名譽院長。1961年加入中國美術家協會。1981年加入中國工藝美術協會,並任中國工藝美術館顧問,中國雲錦協會顧問。2008年10月被中國美術家協會授予「卓有成就的美術史論家」獎。2009年5月受聘為蘇州大學兼職教授。2010年任新版50集電視連續劇《紅樓夢》服裝顧問。

陳娟娟

  女,北京人,漢族,1936年出生。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中國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中國古代絲綢文物複製中心副主任。曾先後擔任中國絲綢博物館籌建處顧問、蘇州絲綢文物複製中心副主任、中國絲綢文物研究複製學術顧問、中國服飾藝術博物館籌建處顧問、北京市門頭溝區政府刺繡顧問、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數字博物館建設項目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服飾研究會研究員。1956年進入北京故宮博物院,師從沈從文先生研究中國古代織繡文物。四十餘年,一直從事古代織繡文物的研究、分析、鑑定工作,為故宮及兄弟博物館分析鑑定了數以萬計的織繡文物。

  主要學術著作見黃能福簡歷中的合著部分;此外還與他人合著《國寶》、《故宮博物院藏寶錄》等,並在《文物》、《文物報》、《故宮博物院院刊》、《紫禁城》等學術報刊發表專業論文四十餘篇。2005年其專著《中國織繡服飾論集》由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編入故宮博物院學術文庫。2002年3月,被《中國文物報》評選為全國文博考古界百位學術成就顯赫、治學經驗豐富、極具創新精神的專家學者之一。

黃鋼

  男,北京人,漢族,1961年出生。著名織繡文物收藏家、畫家。1984年中央美術學院本科畢業,獲文學學士學位,1991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任教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2000年個人作品在德國慕尼黑、柏林、漢堡、法蘭克福聯展,並在中國香港J畫廊舉辦個人展。2001年在法國巴黎舉辦個人畫展,在美國紐約、芝加哥參加亞洲藝術博覽會和IN SEARCH OF畫廊畫展。2002年在美國紐約寶林畫廊參加紐約博覽會畫展和上海藝術博覽會畫展。2003年在美國聖達菲組閣畫廊舉辦個人作品展,在美國西雅圖沃爾茨畫廊參加亞洲現代藝術聯展及美國芝加哥沃時畫廊芝加哥藝術博覽會畫展。2004年參加美國匹茲堡藝術學院畫廊中國藝術家聯合巡展、韓國漢城國際博覽會及北京國際畫廊藝術博覽會畫展。    

  2005年在美國聖達菲組閣畫廊舉辦個人畫展。2006年在中國臺灣平畫廊舉辦個人畫展。2007年在法國巴黎JGM GALLERY參加「毛,當代視覺」畫展,在北京A空間參加北京與紐約十位藝術家聯展,在中國香港安娜寧畫廊及新加坡坡林大畫廊舉辦個人畫展。2008年在中國臺灣亞洲藝術中心舉辦「北京的記憶」個人作品展,在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舉辦「遠方的呼喚」個人作品展,並參加北京的「新東方精神」、「藝術史裡外」、「流動的星」等聯展。2009年參加由深圳美術館、湖北美術館舉辦的「歷史的圖像」展,參加由日本東京都美術館主辦的「中國當代藝術」展。

  2006年 編著《中國龍袍》(與黃能福合著),由紫禁城出版社與漓江出版社聯合出版。2008年 11月由保利藝術博物館、凱旋藝術空間編著《黃鋼 HUANG GANG》大型畫冊,由人民美術出版。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