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毛澤東為什麼發動文化大革命? /

  • 點閱:149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文革浩劫,首先的、主要的、大量的是政治迫害,是史無前例的思想罪和文字獄。物極必反,它理當激發出強大的自由化運動。事實上,文革結束後,中國首先爆發的也正是自由化運動,包括民間的民主牆運動和官方的思想解放運動,平反冤假錯案,批判兩個凡是,等等。這一強大的自由化運動在89民運達到高潮,但是被鄧小平的六四屠殺所中斷。在談到文革浩劫時,我們更不應該遺忘的是殘酷的政治迫害以及廣泛而深刻的恐懼。基於文革的慘痛教訓,我們更應該做的是,終止政治迫害,結束一黨專政。這應是我們紀念文革五十週年的重點所在。本書收錄了我就文革問題前前後後寫的二十幾篇文章,希望它能對讀者瞭解文革、評價文革有所助益。——胡平文化大革命開始於1966年春夏之交,今年剛好屆滿五十年。文革的影響雖然擴及全中國,受害者不分黨內黨外,左派右派,但其爆發的那一年,全國包括初中三年及高中三年的中學生,可謂首當其衝。他們被通稱為老三屆,除了被迫中斷學業,投入一場史無前例的鬥爭與破壞,而且在歷經三年的文革後,接著又被迫下鄉向貧下中農學習,等到毛澤東去世,四人幫垮台,下鄉知青返回城市,這一代人不僅已荒廢了十年的學業,也耽誤了正常的戀愛、婚姻、家庭與生育,許多人就此虛度一生,淪為文革的犧牲品。本書作者即出身老三屆,他結合自身在文革時的經歷,參考諸多史料,剖析毛澤東發動文革的動機與文革前後的時空背景,佐以一些歷史人物的際遇和言行,為文革的發展及影響勾勒出一幅較為清晰的輪廓。雖然中國歷史上不乏誤國與暴君專政,亦不乏種族相殘導致的民不聊生,但毛澤東堪稱集昏君與暴君之最,不僅斷送了無數人的生命與青春,其發動的階級鬥爭、骨肉相殘,更任由人類的獸性凌駕於人性,將本已奄奄一息的傳統文化與寶貴資產破壞殆盡。因此,文革五十年雖然不值得紀念緬懷,卻不該被世人遺忘,尤其在諸多歷史真相被刻意隱瞞,而文革世代已日漸凋零的今天,我們更應該秉持史家之筆,以宏觀角度,在歷史的斷垣殘壁中探掘真相,稍還無數受害者一絲公道,即使如此,也難以撫慰修補他們受創至鉅的心靈。

胡平1974年生於中國北京,七歲隨母親到四川,1966年高中畢業,適逢文革,參加文革兩年半,下鄉插隊五年。1973年底返回成都,又當了五年臨時工;1978年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研究生班,主修西方哲學史,獲哲學碩士學位。1979年投入民主牆運動,於民間刊物《沃土》上發表《論言論自由》長文,1980年參加地方人大代表選舉,當選為北京大學海澱區人大代表;畢業後兩年未分配工作,其後分別在北京出版社和北京社科院任職;1987年赴美國哈佛大學攻讀博士課程,1988—1991年當選中國民主團結聯盟主席,先後在《中國之春》和《北京之春》雜誌主持筆政。現居美國紐約,任《北京之春》主編,中國人權執行理事,獨立中文筆會榮譽理事。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