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蘋果是方的 : 另類領導力思考 /

  • 點閱:153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蘋果是方的:另類領導力思考》Apples Are Square: Thinking Differently About Leadership 過去這五年來,我們一直忙著寫這本書。這段過程對我們倆人而言,都是虛心學習、深具啟發的經驗。這雖然是我們的第七本書,但我們卻深切感到,書中傳達的訊息都是第一手、也是最重要的。我們期許本書讓人們對領導、行為以及對人生成功的定義帶來改變。 我們起初訪問一百個人,了解他們對於領導以及成功意義的看法。我們接著訪談了二十五位以價值為導向的領導者;這些受訪者在我們看來,都足堪為二十一世紀新世代領導的代表。透過這些訪談,我們對領導之道以及成功的意義有了深入的認識,而這些經驗之談也為本書建立嶄新的架構。我們覺得受益非淺,雖然本身都是老師,但我們覺得這些受訪者的經驗深具啟發,而且言談之中充滿感動,彷彿對我們吶喊:「醒醒吧!我們需要改變! 書中對六大領導特質和對成功嶄新定義的闡述,更為這些先驅者的介紹掀起高潮。此外,我們也提出七大步驟,說明個人以及企業組織該怎樣達成這些目標。 本書挑戰典型的男性架構。好幾個世紀以來,領導者一直秉持「掌控與競爭」的思維。大家都想要成為贏家,攀越顛峰,掌控情勢,壓抑自己的情緒,在人生之中的每一個層面都積極競爭──我們身邊都有這樣的人物。這些行為有時候或許沒有問題,可是如果在過程之中會傷害到別人,或是踩著別人的頭往上爬,那可是不容接受的行為。近年來,「比較」也納入這種典型的特質之中。我的地位、收入、事業發展和成功,跟別人比起來怎麼樣?這種比較的心態往往會引出負面的行為,而這完全是根源於錯誤的價值觀。 我們提出一套嶄新的領導典範。書中介紹的六大特質--也就是「方形的蘋果」--可以扭轉我們工作環境的風貌和內在組織。要是沒有這些特質,許多企業絕對無法發揮集體最大的潛力。重新塑造工作環境的任務可不容易,不是單純拿把刀子把蘋果爛的地方修掉而已,書中介紹的七大步驟可讓企業改頭換面,創造優勢,並為工作環境重新注入活力,並以價值做為行動的導向。 可惜的是,我們這六大領導特質目前並不常見。儘管如此,我們強烈認為這些是領導者開創未來所必須具備的特質,能夠扭轉領導者典型「掌控與競爭」的心態,展現分享領導權、懂得放手、合作以及重視服務他人(而不是以自己為重)的領導風範。我們相信,人生的賽局可以出現完全不同的玩法。 二十五位受訪者的選擇方式 我們在一九九五年出版《價值領導》(Values-Based Leadership)這本書,為企業組織重新注入價值觀和規範。在《蘋果是方的》這本書中,我們進一步探討過去十二年來價值導向的領導風範出現了什麼樣的轉變,以及當今組織工作環境該怎樣因應。 我們在開始研究之初便發現,許多員工對於價值導向的領導者評價很高。我們很欣慰地發現,價值導向的領導者在員工眼裡,依然充滿活力、懂得激勵人心,而且幹練。 我們接著找出二十五位也認同這些理念的領導者,這些受訪者都是備受景仰、充滿熱情、以價值為導向的領導者。受訪者來自各種組織,所從事的產業包括體育界、商業界、學術界、政府以及非營利事業。我們的訪問對象也具有地理位置的代表性,其中包括沿岸地區和內陸地區。 驚人的是,這些受訪人士在訪談中闡述的見解,為領導風範界定、展現嶄新的定義。其實書中六大領導特質就是以這二十五位受訪者為典範,並根據他們的建議擬定變革的七大步驟。具體而言,我們要的是在團隊環境之中頭角崢嶸的成功之士。 哪些人是「方形的蘋果」? 許多受訪者其實沒有上過雜誌封面或是擔任過談話節目的特別來賓。不過,每一位對所屬組織和周邊人員都有可觀的正面影響力。這些領導人物不是當代的媒體寵兒,而是未來領導風範的匯聚。他們為領導風範奠定新的方向和風格,完全以人為本,而不是以領導者本身為重。我們覺得,這些受訪人士堪稱當代嶄新的領導典範。 我們從受訪者的見解之中,發現嶄新的領導特質,能夠激勵團隊、個人以及鞏固組織、達成卓越的目標。我們也從中找到衡量成功的新方法。以往人們往往以金錢做為成功的衡量標準,但這套嶄新的成功定義卻是根據書中這六大罕見的領導特質做為衡量標竿。 在《蘋果是方的》這二十五位受訪的領導者當中,十一位屬於企業集團、創業家以及商業界。傑克.里歐佩拉(Jack Riopelle)、凱羅.柏尼克(Carol Bernick)、蘭迪.拉摩爾(Randy Larrimore)以及亨利.吉瑞(Henry Givray),都是經營商品與服務企業的執行長,麾下企業包括Wisconsin Film & Bag公司、Alberto-Culver公司、聯合辦公用具公司(United Stationers)以及史密斯巴克林公司(SmithBucklin)。 DEKA研究公司總裁狄恩.卡曼(Dean Kamen)也是Segway個人運輸載具的發明者、craigslist創辦人葛瑞格.紐馬克(Craig Newmark)、以及自行創設創新與溝通顧問公司的魯賓.吉爾曼(Robin Gilman),都是創業家、發明家以及顧問,分別專精於科技、打造線上社群以及通訊等領域。 身為紐約ABC Home執行長與創辦人的寶拉.柯爾(Paulette Cole),她對社會使命以及議題的投入程度無人可出其右。在她的協助之下,顧客可以透過購買行為表達個人認同的價值,讓自己的家成為神聖的空間,並影響社會的變革和不公不義之處。 費雪(Jerry Fisher)領導百待藥廠(Baxter)的研發部門長達三十三年;退休八個月之後,他接下Aksys這家新興小公司科技長的職位。布萊恩.索吉是Lambert & Associates顧問公司客戶解決方案的副總裁,Lambert & Associates是專精於領導之道以及多元經營的顧問公司。這兩位都認為「人」 才是企業的主要資產,而不是科技。此外,曾經執掌通用磨坊(General Mills)並和杜邦(Dupont)合資大豆事業的史考特.魯茲(Scott Lutz),也認同以團隊為基礎的領導風範。 至於學術界的受訪者,有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Northwestern University Kellogg School of Management)院長迪派克.傑恩(Dipak Jain),以及芝加哥市主日學學校(Chicago City Day School)創辦人以及校長嘉萊塔.葛萊頓(Galeta Clayton),這所私立小學蓬勃發展已有二十五年的歷史。 另外,還有幾位受訪者則是來自於非營利機構:克里斯.蘇瑞區(Chris Zorich)曾經三度贏得全美冠軍足球賽(All-American)以及隆巴迪獎(Lombardi Award),現在則是執業律師,並在一家專門協助貧苦無依者的慈善基金會擔任董事長。此外,柏莉.史諾爾(Kimberly Senior)是芝加哥某大劇場計畫的總監,這項計畫的服務對象是未婚懷孕的少女。維吉尼亞.吉爾摩(Virginia Gilmore)曾是Kaytee產品公司的資深執行主管和所有人,後來一手創辦蘇菲亞基金會(Sophia Foundation),為了促進婦女和兒童的成長和尊嚴而努力。 我們也訪問了娛樂界的常青樹--蘇珊.安頓。她是知名的百老匯明星和電視名人,目前正在拉斯維加斯主演舞台劇「髮膠明星夢」(Hairspray)。 查爾斯.路易斯是華府「公共誠信中心」(The Center for Public Integrity)創辦人,至今已經發表大約三百份調查報告以及十四本著作,揭發政府黑幕的真相。路易斯先生以及女性主義運動人士和律師凱西.摩里斯.霍夫(Kaethe Morris Hoffer)(服務於伊利諾州州長室的女性地位委員會)為公共議題積極奔走--詳實、透明地報導性暴力和家暴等議題。 在自我使能(self-empowerment)的領域,我們訪問知名的星象學治療師和顧問凱文.梅爾.詹寧斯。詹寧斯先生為名人占卜塔羅牌,他認為自我實現以及內心探索擁有解救這個世界的力量。 在政府部門,我們訪問曾經上過兩次太空的美國太空總署(NASA)太空人瑪莉.韋伯(Mary Ellen Weber),她負責掌控國際太空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興建工程的機械部份。美國國會議員薩科斯基(Jan Schakowsky)曾經領軍要求這個國家加強對食品標籤的規範。里昂.迪斯派瑞斯(Leon Despres)擔任芝加哥市議員長達四十五年,服務鄉里。已退休的海岸防衛隊一等士官長派頓(Vincent Patton)為國服務三十年,贏得八座獎章以及十六座團隊和紀律優良獎。 訪談的問題是什麼? 通常來說,我們訪談的重點在於瞭解每一位受訪者怎樣將他或她的熱情和價值觀轉為行動。我們設計出一份訪談原則,其中包括大約十五個開放式的問題(列舉在下方)。每一次訪談耗時大約兩到三個小時,都有錄音和紀錄謄寫,我們接著根據訪談紀錄的細節找出質性資料(qualitative data),進行深入的分析之後從中找到結論。這次的訪談經驗讓我們大感振奮。錄音騰稿人員一直追著問有沒有更多的訪談紀錄,這時我們才意外發現,受訪者所闡述的見解確實是不可多得的瑰寶。我們知道,當各位聽過這些令人贊嘆的故事之後,一定也會體驗到同樣的能量。不可否認的,這些受訪者的意見將會打動許多人的心弦。 訪問價值導向領導者的問題: 1. 你個人秉持什麼價值觀,這些價值觀是怎樣培養起來的(從何而來)? 2. 你怎樣將這些價值觀應用在個人生活以及職場生涯上? 3. 請以例子說明你的價值觀在職場上受到挑戰的情形,以及你怎樣回應這個情況? 4. 你怎樣描述自己秉持的人生目標以及專業使命? 5. 你覺得價值導向的領導者應該具備哪些關鍵特質? 6. 身為領導者,把心力投注於個人還是團隊上頭會比較重要?請說明原因。 7. 說到員工忠誠以及留任這些議題,企業的員工似乎總是來來去去。你認為這個趨勢的起因是什麼?你要怎樣處理? 8. 在你共事過的領導人物當中,哪個人最優秀?哪個人最差?請說明原因。你從這些最優秀和最差的領導人身上,學到了什麼? 9. 你怎樣衡量本身個人生活和專業上的成敗? 10. 請說明你最寶貴的人生心得,你從誰的身上得到這些領悟?這些體驗對你有何改變? 11. 你的態度果決嗎?請說明具體的方式和箇中原因。你所秉持的價值觀對於這樣的果決態度有何影響? 12. 你和工作環境之中其他人的往來屬於哪一種關係? 13. 你們所屬的組織之中,有沒有一種向心力或是同舟共濟的感覺?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你會怎樣加以描述和紀錄? 14. 展望未來,在你們從事的產業之中,人們應該怎樣改變? 15. 哪本書對你的人生造成最大的影響?請說明原因。 本書的組織方式 當今的世界之中,吾人必須以不同的方式來看待成功。本書介紹的這套模式,將會引領我們迎戰未來的挑戰。《蘋果是方的》為成功界定嶄新的定義,以及評估個人以及組織價值的方式。 《蘋果是方的》分成兩個部份--第一個部份為界定成功的特質;第二個部份為啟動變革的七大步驟。第一個部份說明嶄新的領導模式,其中包括六大特質:謙虛為懷(humility)、同理心(compassion)、透明(transparency)、兼容並蓄(inclusiveness)、合作無間(collaboration)、以及秉持價值觀的果決決策 (values-based decisiveness)。第一部份會在每一章之中逐一介紹這六大特質。第二部份「啟動變革的七大步驟」,我們為這套嶄新的領導風範逐一列舉達到目標的過程。重塑「蘋果」的任務不是個容易的事情。拿刀子把爛的地方切掉--就好比工作場所必須透過七大變革步驟進行重整一樣--困難度會更高。本書這個部份會在每一章對這些步驟逐一加以介紹。 如何運用本書 我們的六大領導特質以及七大變革步驟將是當今職場的解藥。我們著手寫這本書的目的可以分為三個層面來說: 1. 提升人們的意識,以及協助他們了解重新檢視領導和成功的必要性。 2. 為二十一世紀嶄新的領導者界定、展現所需的六大罕見特質--謙虛為懷、同理心、透明、兼容並蓄、合作無間以及秉持價值觀的果決決策。 3. 以七大變革步驟說明達到這個目標的過程。 我們每一個人以及身為團隊的一份子,都必須肩負變革的責任。面對新時代的挑戰,我們必須自我改造--成為具備嶄新特質的參與者。唯有如此,我們在職場上以及在個人的生活之中,才能充分發揮集體的最大潛力。《蘋果是方的》這本書登高一呼,為行動揭開了序幕。

作者介紹 蘇珊S.庫茲馬斯基(Susan Smith Kuczmarski) 倡導價值導向的領導風格,講學和著書不墜,是這個領域的權威。她出身於社會科學家的背景,對於領導技巧的培養進行非常深厚的研究。她在七家大學任教,也在聯合國(United Nations)等非營利機構服務,更合作創辦創新顧問公司——庫茲馬斯基管理顧問有限公司(Kuczmarski & Associates, Inc.)。她著有兩本得獎作品:《家庭凝聚力》(Family Bond)以及《The Sacred Flight of the Teenager》。庫茲馬斯基博士以其創新風格而聞名於世,十年來她為企業、非營利機構、以及教育機構針對領導、團隊和文化等議題舉行各項互動研討會,培養許多作育英才的人才。她對青少年、家庭以及領導等議題的專業能力是有目共睹的,經常受廣播和電視節目邀請訪談,全世界的觀眾都可以看得到這些節目。她擁有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博士學位和兩個碩士學位,更在當地獲得國際研究員(International Fellow)的提名;她的大學學位取自科羅拉多學院(Colorado College)。她最近獲選為「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五百位領導者」(500 Leaders of World Influence)、「二十一世紀傑出人物」(Outstanding People of the 21st Century)、「二十世紀兩千位傑出作家」(2000 Outstanding Writers of the 20th Century)以及「國際專業與商業女性名人錄」(International Who’s Who of Professional and Business Women);她十二年來一直都名列「全球名人錄」(Who’s Who in the World)。 湯姆仕D.庫茲馬斯基(Thomas D. Kuczmarski) 為庫茲馬斯基管理顧問公司——這家全世界著名的新產品、服務以及創新管理顧問公司——共同創辦人,也是公司的資深合夥人。他寫了三本有關創新的著作——《管理新產品》(Managing New Products)、《創新》(Innovation)、以及《創新企業》(Innovating the Corporation)。他和芝加哥太陽報(Chicago Sun-Times)共同成立年度「芝加哥創新獎」(Chicago Innovation Awards)。過去二十七年來,他一直是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Northwestern University Kellogg School of Management)新產品與服務的兼任教授,針對創新課題所開設的研究所和高級主管課程廣受好評。他是桂格燕麥片(Quaker Oats)品牌經理,也是Booz, Allen & Hamilton的主管。他擁有哥倫比亞大學商業(business)以及國際事務(International Affairs)雙碩士學位,以及Holy Cross學院大學學位。《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財星雜誌》(Fortune)、《新聞週刊》(Newsweek)、《投資人商業日報》(Investor’s Business Daily)、《今日美國》(USA Today)、《廣告時代》(Advertising Age)以及《芝加哥太陽報》的報導經常引用他的談話。他也曾上過「今日節目」(Today Show),暢談有關全球各地的創新活動。他透過研究、著作、寫書、演講、研討會、教書、以及實際的顧問工作,在這個領域成為頂尖的專家。本書作者結褵三十年,住在芝加哥,育有三子。 十二年前,本書作者合寫《價值導向的領導風格》(Values-Based Leadership)這本劃時代的巨著,從此為職場掀起注重價值原則的風潮。這一次他們再度攜手合作,結合彼此的專業,大膽提倡六大領導特質——這些特質雖然罕見,但卻充滿人性——為時代開啟下一個嶄新的扉頁。 譯者介紹 胡瑋珊 國立中興大學經濟學學士,曾任英商路透社財經新聞編譯、記者。譯作三度獲經濟部金書獎殊榮。目前專事筆譯與口譯,譯作三十餘本,類別廣及財經、企管、科技、勵志各領域,其中《知識管理》、《與高效能有約》及《GEM電子共同市場》分別獲得九十、九十二和九十三年度經濟部金書獎。其他譯作有《看見價值:巴菲特一直奉行的財富與人生哲學》、《門口的野蠻人》、《魔鬼都在數據裡》、《杜拉克的最後一堂課》、《星巴克模式》、《長尾理論》、《富國的糖衣》等。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