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新型職場 : 超多元部屬時代的跨差異人際領導風格 /

  • 點閱:195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新型職場:超多元部屬時代的跨差異人際領導風格》FLEX:The New Playbook for Managing Across Differences ICF認證資深教練 陳朝益 聯合利華北美區總裁、前百事可樂董事長 共同推薦 商業書籍「800CEO閱讀」創辦人傑克.柯弗特_個人特別選書 世界各地的職場再也不一樣了。它變得愈發多元文化、女性和年輕。愈來愈多經理人搞不懂部屬要的是什麼,或者根本就不了解他們的新成員。 管顧公司麥肯錫的研究指出,再過十年,美國每四個勞工就有三個會是Y世代。 企業內的經理人如今面臨更多的溝通問題,國際間對領導職人才的條件則愈來愈重視「人際運行能力」(interpersonal ability)。 ──這是因為,事實上現在已是人類職場史中首次出現「四世代大集合」的時刻! 定義上來說,這四個世代分別是: 傳統派(Traditionalists) 出生於1946年以前,又稱為「老將世代」(Veteran Generation)和「最偉大世代」(Greatest Generation)。特色是具有公民的責任感、尊重權威、肯犧牲、工作勤奮。 嬰兒潮世代(Baby Boomers) 大約在1946到1964年間出生的世代;個人主義、理想主義、樂觀和強大的工作倫理是這些勞工的特色。 X世代(Generation X) 年長嬰兒潮世代的子女,出生在1965到1976年間,普遍的特色是獨立,重視工作與生活的平衡。X世代被形容為具有「自由工作者」(free agent)的心態,能適應變化,並帶有適度的質疑。 Y世代/千禧世代 (Generation Y/Millennials) 又稱「迴聲潮世代」(echo boomers)。Y世代的勞工是出生在1977到1994年間,對科技瞭若指掌,熱愛社群媒體,渴望強大的團隊文化;對科層組織避之惟恐不及(他們尊敬的是才幹,而不是頭銜);具有公民的責任感;重視私人時間。 當這個四代的人類共處於一個工作場合中時,許多讓管理者既陌生又充滿不確定的「新團隊動態」也正在新的職場上發生。 辦公室裡的「格格不入」,你看到了嗎? 你知道「我們尊重各種人」這類企業主張,其實是新型職場時代最偷懶的領導概念嗎? 本書將揭穿從「嬰兒潮」到「Y世代」;從「作業優化者」到「數位基因者」全都一起工作的新內幕與老問題。 大部分管理行為還是著重於打造「一套公平、有效的制度」以改善溝通、管理衝突、帶領團隊、提升績效。 可是,隨著更異質的員工得不到更深的理解時,他們不是表現低落,就是一走了之。還有許多潛力和優秀人才則覺得他們遭到打壓,因為組織沒有看出他們的長才。 當世界各地的職場都在改變,有更多不同文化、女性和年輕工作者──然而,我們談論「你與我之間有何差異」的能力卻愈來愈弱化了。事實上,從傳統的商學教育乃至實務工作養成過程中,幾乎學不到任何有關「和不同的人談論差異」的腳本,我們對於「你與我的不同」這件事,就算在最多元化的美國職場,也一樣令人難以啟齒,管理專家與許多公司的「尊重多元方案」也可能常常顯得像是避免歧視官司和騷擾指控的防禦制度。 「科技」雖然把全球的從業人員全部連結起來,卻沒有讓我們具備真正與人互動的能力。如果要在這個新的全球企業環境裡成功,我們就需要重新思考領導別人的方式。 兩位來自全美大型商業機構/東方背景資深教練將在本書提出最大膽有效的管理證言與處方: 單一規格的人才培養法行不通了,如何讓你的跨文化「異類」部屬不再懷才不遇? 由於跨世代、跨文化,不同性別以及對傳統權力結構鬆動的人才新血,正加速度進入當代的工作場合──在這個「你的部屬都會是異類」的環境中,主管該如何統合團隊卻又能尊重個人特質? 《新型職場》這本書提供了一整套新的做法,以主動出擊的策略讓經理人在這個新的全球經濟中有效了解並善用差異。兩位與多家《財星》級全球企業、同時又具有女性/東方家庭背景的企業主管教練將點出許多主管在新型職場上的最大錯誤──只是維持「尊重各種背景的員工」是不夠的。 想留住各種文化背景的人才,本書主張你必須成為一個「通曉型領導人」(fluent)──新的人際管理者能夠靠「調整自己的領導風格去適應不同部屬的風格」,協助開發他們的潛能,而非要求團隊表面和諧,但其實是各個成員各自委屈自己的差異。 我們老是聽到這種「讓我們彼此尊重」的管理哲學。假如我們真心想要在全球經濟中成功,現在要開始學會如何辨別和運用我們彼此間的差異。 這本書會讓經理人了解從過去到現今組織裡的「權力鴻溝」──也就是你和職場上的部屬在文化、年齡和性別上有所不同的「社會距離」。並以更有效的溝通與建言工具來拓展管理風格並拉近鴻溝。讓你的領導擴大效益,包括把這些技巧傳授給別人,並縮短和客戶、顧客與夥伴的差異,以打造創新的領導解決方案。 最終,這種「磨合」(FLEX)風格的能力可以引進一間公司的管理風格中,並會影響到所有的層面,包括培養現有的領導人提升技巧、吸引未來的人才,以及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上和顧客(你的顧客和員工一樣,也將愈來愈多元)建立關係。 本書將帶領你成為「新型職場」上的最佳主管,成為善於調適的通曉型領導者,並讓你能把每個工作者間的「差異」當成重要的天賦潛能資產,同時也輕鬆不費力地在與你形形色色不同的人面前實踐自己的領導價值!

作者介紹 李歐麗(Audry S. Lee) 主管教練、全球領導力與多元策略師 李歐麗是主管教練及全球領導力與多元策略師,專門在擔任財星五百大公司的顧問,以擬訂整合的領導策略來影響整個組織的營業作為。在行銷傳播、產品/計畫策略、結盟與通路行銷方面,她有超過十三年的經驗,並精通於以此結合上促進計畫、輔導和領導諮詢作業。她的登台經驗老到,超過了二十年,並且也會把台上的經驗跟她的經營和輔導策略加以整合,以打造出側重有效溝通和提報技巧的全球計畫。 憑著獨一無二的背景,她成了國際會議、公司作業和社區活動的演講常客。她的客戶包括《財星》五百大公司的專業人士,以及各行各業的創業新創企業,包括金融服務、高科技、媒體/通訊、汽車和消費產品。她合著有Hyun & Associates的Through the Bamboo CeilingR(突破竹子天花板)培訓系列,以及其他備受好評的領導作業。身為Certified Boardroom BoundR BoardologyTM(合格會議室限定董事會學)的教練,她也主張為公司的董事角色建立少數族群人才的管道。她畢業於喬治城大學的領導教練(Leadership Coaching)主管認證課程(經國際教練聯盟〔International Coaching Federation〕認可),還擁有印地安納大學(印地安納州布盧明頓市〔Bloomington〕)的西班牙語和音樂學位。 歐麗目前有自營的領導作業,並與Hyun & Associates聯手擔任資深顧問。之前她曾是Hyun & Associates的校長兼副總裁。在多元性與領導發展的生涯前,她在大大小小的高科技公司掌管過重要的行銷作業,像是Adaptec、富士通美國電腦產品公司(Fujitsu Computer Products of America)、友亮科技(Network Peripherals)、飛利浦半導體(Philips Semiconductors)、飛利浦元件(Philips Components)和瑞侃(Raychem)。1999年時,她自行開創了行銷作業,共事的客戶則來自多媒體、儲存解決方案和應用服務供應商(ASP)等行業。 她是第二代的華裔美國人,住在紐約市,並在紐約亞裔婦女中心(New York Asian Women’s Center)的顧問團服務。該組織是在協助受虐婦女對抗暴力,也致力於提高公眾對家暴的相關意識,提倡受虐婦女的權利,以及創造社會變革的議題。 玄珍(Jane Hyun) 領導策略師兼主管教練 玄珍是國際知名的全球領導策略師、演講人和教練,對象遍及財星五百大公司、大學、企管碩士課程和非營利組織。在開辦Hyun & Associates前,她擔任過各種企業與人資管理角色,包括摩根大通(JP Morgan)的人資/人才副總裁,以及德勤(Deloitte)和眾弘(Resources Global)的徵才主任。該公司的招牌課程(包括Art of Cultural FluencyTM〔文化通曉度藝術〕圓桌會議和the Bamboo CeilingR〔竹子天花板〕領導系列)受到了各組織好評。在現今的全球市場上,它們都企圖善用團隊中的文化資本來取勝。她所擔任的有高階管理團隊的顧問,以及工商協進會(Conference Board)亞洲研究工作小組(Asia Research Working Group)的文化通曉度/辨別成功領導風格(Cultural Fluency/Identifying Successful Leadership Styles)研究主任。 Hyun & Associates是在協助組織透過有效部署人才來擴大盈餘,客戶從小公司到大型跨國企業都有,並涵蓋金融服務、消費產品、製藥、顧問/專業服務、科技、零售、學校,以及企圖採用下一代領導作業的非營利組織。 玄珍定期會登上CNN、CNBC、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ational Public Radio)和《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時代》(Time)雜誌、《財星》(Fortune)、《執行長》(Chief Executive)和其他媒體。她畢業於康乃爾大學,擁有經濟學/國際研究學位,在女性校友會(Women’s Alumnae Council)服務,並且是伊戈基金會(Toigo Foundation)和人才創新中心(Center for Talent Innovation)的顧問。 玄珍石破天驚的著作《打破竹子天花板》(Breaking the Bamboo Ceiling)為生涯發展需要根植於文化的做法開啟了至關重要的對話。她熱衷於協助個人在職場上和更廣泛的社群中發揮出最大的潛力。 譯者介紹 戴至中 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現為專職譯者。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