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當中國改變世界 : 中國正在醒來世界為之震撼 /

  • 點閱:140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中國正在甦醒,世界為之震撼!

  過去1/4世紀裡,世界改變了中國

  今天,中國正在改變世界

  明天,中國即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經濟第一強國!


  ★ 甫出版一個月內便登上法國暢銷書排行榜!


  ★ 南方朔、范立達、趙少康、蔡詩萍、張五岳等撰序推薦!


  ★ 謝金河、陳文茜、馮光遠、詹宏志、朱雲鵬等強力推薦!


  ★ 南方朔:「一本會改變我們的著作」


  ★ 范立達:「對於中國,如果再有人視而不見,那只是坐實了自己的夜郎自大,坐井觀天。」


  ★ 趙少康:「台灣應該如何在當中國改變世界的潮流中定位自己,在管理和開放中尋找到一個平衡點,將是影響台灣未來發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 蔡詩萍:「不逃避中國,才能正面迎向挑戰!」


  ★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張五岳教授:「個人認為此書可以說是坊間出版中難得一件的佳作」


   ★比爾.蓋茲:「中國不會總是單純的世界生產工廠,它將成為向世界供應高技術產品的實驗室。」


   ★ 法國《回聲報》:「中國的競爭力不僅僅因為它有巨大的廉價勞動力儲備,還因為它有培養人才並從事科技研究、開發技術的能力。」


   ★ 奇異公司總裁 伊梅特(Jeffrey Immelt):「今後中國最吸引人的地方將不再是廉價的勞動力,而是訓練有素的工程師。」


   ★ 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傑弗瑞?薩克斯(Jeffery Sachs):「中國是世界上從未有過的、最好的發展成功的案例。」


   ★ 思泰達諮詢事務所的負責人 坎?沃拉費特(Khan Vorapheth):「發明並創造出一項產品,在法國所花的成本是在中國的10倍。」


   史上從未出現過擁有全球1/5人口的國家,能在1/4個世紀內年增長率達8%,但是中國辦到了!


   自從1978年以來,中國所取得的成績就已經達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高度。它現在的生產總值是當時的10倍,在世界上排名第六,人民平均收入是當時的7倍,出口額更是增長了45倍。4億中國人走出了在過去25年中徘徊不前的絕對貧困狀態。


   實際上,在人類的經濟發展史上,人們還從未見過一個人口如此眾多的國家(13億),在如此長的時期內(25年),有過如此迅猛的發展(年增長率達到了8%~9%)。另外,也從來沒有一個國家如此依靠外部世界──外面的市場、技術和資本──的幫助來實現自己的起飛。所有這些情況都使當今最有名的美國經濟學家、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傑弗瑞?薩克斯(Jeffrey Sachs)感到歎服,他斷言,「中國是世界上從未有過的最好的發展成功的案例」。


   在過去1/4的世紀裡,世界改變了中國。今天,中國正在改變世界。明天,中國即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由於它遼闊的幅員和饕餮的胃口,中國動搖了石油、鋼鐵、黃金、小麥、技術、勞動等所有巿場的穩定。它的衝擊影響著一切:


   *英特爾及其他公司最為擔心的事情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中國,一旦推出自己的標準,它就會被全世界所接受。


   *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非常可怕,在二十世紀八○年代,它的貿易額只占世界的1.5%,而目前已達到6%。


   *巿場上出現了和法國珍貴的松露一模一樣的蕈類,但價格只有1/10;從澳大利亞賣出去的內褲和T恤中有95%都是「中國製造」。諸如此類,「中國製造」攪亂了世界上大部分傳統產業的地理公布。


   *僅中國的各家航空公司在今後20年內就需要購買2,000架左右的客機,占世界市場的15%以上。在「150座」這一型號的飛機中,波音757與A320的競爭最為激烈,每生產兩架這類飛機,中國的航空公司就要購買其中一架。


   *中國這座「世界加工工廠」每年生產了全球70%的玩具,60%的自行車,50%的電腦和照相機,35%的行動電話,30%的電視機和空調,25%的洗衣機。


   *從三年前開始,中國就已經成了國際資本的最大投資目的地。它正在攫取全球的資源,影響著其他人的利益,甚至在享用別人的發明專利和就業機會。


   *中國每年消耗著世界1/3以上的煤炭、棉花、鋼鐵和香煙。


   *城市化、工業化、大量的投資、中產階級的出現等等,革命已經啟動了。但是中國僅用1/4世紀的時間就走完了英國幾乎用了一個世紀才走完的路程!


   *1978年,中國還處在自給自足,出口很少,進口也很少。二十五年之後,它完全成了開放的經濟體,自己的產品遍及世界各地,本國的商店裡也充滿了各種外國產品。在毛澤東時代,中國的出口額只占其GDP的2.5%,現在則是22%!


   *誰將在2020年統治亞洲,中國還是印度?一位印度企業家說:「我關閉了自己所有的工廠,離開我的祖國,到中國去投資。在那裡,人們至少讓我們安靜地工作,不會有人經常來吹毛求疵,也沒有太多官僚的干擾。另外,我們還可找到高素質的勞動力。」


   *2005年,北京已經超過韓國和土耳其,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廢舊金屬的最大進口商。


   *因為中國大肆收購原料,讓世界輪胎大王米其林公司(Michelin)現在得為了成本發愁。因為製造輪胎的原料──天然橡膠,已經占到輪胎成本的22%,而且價格還在不斷上漲。


   *中國很快將會每年購進3,000萬-5,000萬噸糧食。


   *中國將鋪設一條長達4,200公里的天然氣管道,相當於萬里長城總長的2/3。這項工程起自大西北的新疆,目的地為上海,計畫在2007年竣工。


   *2003年,中國在世界市場上的原油購買量不過是美國的1/4。可是根據國際能源署的報告,到2007年,這個比例會上升到50%,而到2030年,中國的購買量會趕上美國。


   *從現在起到2010年,中國將有能力給世界帶來與Dior或Gucci同樣水準的品牌。


   「19世紀對我們來說是屈辱的世紀,20世紀是復興的世紀,21世紀將是領先的世紀。」在北京,你經常能聽到這樣的豪言,它反映著一個簡單的事實:中國在1820年之前是世界第一經濟大國,它要重新占據這個地位,這樣的地位才與它的人口規模相符,也是它對歷史的報復。擔心和高興都是沒有意義的,這只是一個事實,是本世紀的重大經濟事件。它正在影響並將更大地影響我們法國人在經濟和日常生活中的各個方面:每公升汽油的價格、銀行提供的不動產貸款、人們的工資水平、工作機會的數量和質量,甚至每天的天氣狀況等。今後,沒有什麼可以逃出中國的陰影。聖誕樹下面堆放的禮品,只是眾多信號中的一個而已。「當中國覺醒的時候,世界將為之震撼」,這是拿破崙的名言,也為後來的阿蘭?佩雷菲特所引用。巨人已經起身,大地中傳來的衝擊波宣告著它的到來。



埃里克.伊茲拉萊維奇(Erik Izraelewicz)



  經濟學博士。從事新聞報導工作27年,先後擔任《世界報》經濟版編輯、駐紐約記者、社論評論員和主編,法國《回聲報》副主編、專欄作家。現任法國國家經濟委員會委員、法國國家行政學院理事以及社會展望和國際資訊研究中心委員。他同時也是一位暢銷書作家,主要作品包括:《等待我們的這一世界》、《瘋瘋癲癲的資本主義》。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