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綠活新視野 /

  • 點閱:266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綠活新視野:生活更便利地球更美麗》 1980年代,全球電腦產業崛起,台灣的電子代工業發展也趁勢起飛,打進全球電子供應鏈體系,至今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等相關產品比重,已佔全台灣資訊工業總產值逾7成。 用另一個更直接的指標來看,台股各產業別的上市櫃個股裡,電子相關個股如主機板類、半導體類、光電類、電子零組件類,合計比重超過6成,電子產業理所當然被視為目前台灣經濟的重要命脈之一。 2000年全球網路泡沫化,電腦產業一度面臨成長停滯期,多功能手機逐漸冒出頭,至今筆電、平板電腦及智慧手機等,成為消費性電子主流。 在這30個年頭裡,台灣的生物科技產業發展,其實也和電子產業一般,從未間斷!台灣的電子代工產業,受全球景氣影響,至今早已經過數次起伏;然而台灣的生物科技產業持續累積的能量,才正要爆發! 2009年行政院陸續通過6大新興產業,其中的《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更展現台灣政府推動生技產業的決心。 生技產業的特質是「高風險、高獲利」,從研發、動物實驗、人體臨床一二三期實驗裡,只要任何一個環節失敗,之前的投資都是白費的,無法像電腦程式一樣修改。但是生技產業包含藥品、醫材等,都與人類的健康密切相關,就新藥來說,每種成功上市新藥就能帶來十億、百億美金以上獲利,相當可觀。 生技產業雖不像電子代工能在短時間內開花結果,但台灣生技產業歷經30年的蟄伏醞釀,已然萌芽吐露出嫩綠枝椏。 除了生技領域的介紹與成果,此書還擴大收錄了六大新興產業中的「綠能」相關產業研發及技術。或許有人會問:為什麼要把「生醫」和「綠能」放在同一本書? 生物科技造福的是人類的健康,綠能科技搶救的則是地球的健康,人類若要在地球上永續生存,這兩者勢必缺一不可。 在編撰此書的期間,不但遇上近二、三十年來最冷的冬天,聖嬰及反聖嬰現象使得全球天氣異變,環保、綠能、溫室效應等話題持續延燒,日本更因為3月11日一場芮氏規模9.0的大地震,引發海嘯,摧毀了日本東北地區的屋舍,也擊壞福島等地的核電廠,進一步引發核能輻射外洩危機,一時間全球各國開始檢視能源使用方式,更積極考量太陽能、風力等乾淨能源的可能性。 【本書特色】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會遭遇的事,重要的是面對不可抗拒的衰老、疾病時,如何能讓人類能享有祥和、方便、尊嚴的醫病過程,這就是科技存在的意義。 本書規劃探討生醫及綠能領域,透過深入淺出的文字、日常貼身的故事案例,以科技角度切入,走訪學者專家、研究單位及設備現況,藉由生動的文字與豐富的圖片,呈現台灣在此領域上的成績,引起一般民眾的重視與興趣。 過去介紹生技或綠能的書籍,常讓讀者有「每個字都看得懂,串起來卻不懂」的困擾,這兩個專業而艱澀的領域,同時被政府列為「六大新興產業」之中,我編著這本書,並不為政策背書或是政令宣揚,而是因為台灣的生技及綠能研究及發展,的確已邁開大步、正要起跑,迫不急待想和讀者們分享。 生醫關係著我們一輩子的生老病死,綠能影響著我們在地球上的食衣住行,這本書的每個字、每段文章都淺顯易懂,看懂以後你會發現,這兩門專業,不但與我們很貼近,甚至還滿有趣的!

作者介紹 李宗洲 博士   行政院科技顧問組生技辦公室主任、美國德州大學細胞與結構生物學研究所博士;曾任職工業技術研究院、賽亞基因公司、美國文安德研究中心、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美國喬治城大學醫學院;50年代曾是揚名球壇的國家少棒隊「七虎隊」一員,並代表遠東區參加世界少棒錦標賽,初、高中分別就讀士林華興中學、省立高雄中學。投入生技領域後,秉持打棒球時團隊合作的精神與初衷,期望為台灣生技產業擦亮鑽石般的燦爛前景。 作者相關著作:《生醫新藍海》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