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1976巴黎品酒會 : 加州vs.法國葡萄酒世紀對決 /

  • 點閱:642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1976年春天,一場看似勝負已定的盲目試飲會,竟意外掀起撼動葡萄酒世界的革命。


  1976年5月24日,英國酒商斯伯瑞爾為了向法國人引介加州酒,在巴黎舉辦一一場盲目試飲會,評比八支名氣最大的法國葡萄酒和十二支默默無名的加州葡萄酒。從主辦人、評審到媒體,盡皆認為法國酒贏定了。不料評比結果出爐,納帕谷鹿躍酒廠(Stag’s Leap Wine Cellars)的紅酒與蒙特雷納酒莊(Chateau Montelena)的白酒,雙雙擊敗波爾多與布根地的知名酒莊,也正式開啟新、舊世界酒分庭抗禮的態勢。


  法國評審大驚失色,他們和世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疑問——加州人是如何辦到的?


  加州酒廠不像法國酒莊,具有顯赫、悠遠的歷史傳承。鹿躍酒廠與蒙特雷納酒莊的主人,一個原本是大學講師,一個則是職業倦怠的房地產律師,除了滿腔熱情,都是葡萄酒的門外漢。但他們受益於納帕谷不藏私的互助精神、現代科學的研究成果,以及自己的開放心態,另闢蹊徑,終得驚世佳釀。


  喬治.泰伯是這場品酒會唯一在場的記者,偏偏他正是發行量龐大的《時代》雜誌的記者。透過他的眼和筆,巴黎品酒會才能在葡萄酒世界響起平地一聲雷。在《1976巴黎品酒會》中,這場世紀評比的來龍去脈、深遠影響,以及葡萄酒業的今昔,第一次生動、完整地呈現在我們的眼前。



喬治.泰伯 George Taber



  美國加州人,曾任《時代》(Time)雜誌記者與編輯二十一年,足跡遍及布魯塞爾、波昂、休士頓、華府、紐約等城市.一九七三至一九七六年派駐巴黎,期間大幅報導法國的烹飪與葡萄酒.一九八八年離開《時代》,創辦紐澤西州唯一的商業性週刊《NJBIZ》,後於二○○五年轉手。現與妻子住在美國羅德島州的布洛克島(Block Island).喬治.泰伯是巴黎品酒會唯一在場的媒體記者,偏偏他正是發行量龐大的《時代》雜誌的記者.正因為他當年所寫的報導,巴黎品酒會才能在葡萄酒世界響起平地一聲雷。





譯者簡介






劉佳奇



  政治大學哲學系、哲學研究所畢業,曾任職誠品書店外文圖書企畫、目前在居家忙碌之餘,兼事翻譯。





審訂者簡介






劉鉅堂



  在國內大飯店任職訓練工作十年後,於一九九一年成立弗洛瓦股份有限公司,以銷售葡萄酒、主辦品酒會與美酒餐會、寫作、翻譯、講授葡萄酒知識等方式致力於葡萄酒的推廣.與葡萄酒相關的學、經歷豐富,包括英國「葡萄酒與烈酒教育基金會」特優高級文憑與葡萄酒講師認證、法國農業部騎士勳章等,著、譯有《徜徉玫瑰人生:葡萄酒為快樂之本》等書.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 

借這本書的人也借過下面這些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