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遇見完美 : 永恆經典奧黛麗.赫本的一生 /

  • 點閱:284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我的人生比童話故事還精采。我也曾遇到困境,但在隧道那一頭,總有一盞燈。」

──奧黛麗?赫本


「她是看不見自己光芒的星星。」

──奧黛麗之子 西恩.赫本.法拉(Sean Hepburn Ferrer)


「她風趣又幽默。她是優雅時尚與樂觀進取精神的絕妙組合。」

──演員 葛雷哥萊.畢克(Gregory Peck)


「雖然她外表脆弱,內心卻如鋼鐵般堅強。」

──演員 卡萊.葛倫(Cary Grant)


「奧黛麗所代表的一切,如今已經消逝,那就是高尚、優雅、禮儀……上帝吻了她的頰,她就出現在我們眼前。」

──導演 比利.懷德(Billy Wilder)


「她的魅力無與倫比,人人都希望接近她。她就像在自己與世界之間放了一塊玻璃,無法輕易看透,讓她更加迷人。」

──導演 史丹利.杜寧(Stanley Donen)


「世上沒有一個女人不夢想著能像奧黛麗•赫本一樣。」

──時裝設計師 紀梵希(Hubert de Givenchy)


  她是《羅馬假期》裡的俏麗公主、《甜姐兒》中的爛漫灰姑娘、《修女傳》裡全心奉獻的修女、《第凡內早餐》中汲汲躋身上流社會的交際花、《窈窕淑女》裡的粗俗賣花女。她是銀幕上演繹美麗童話的閃耀明星。她是優雅、高貴、格調的同義詞。她是奧黛麗•赫本。


  出生於比利時,成長於戰火下的荷蘭和物資匱乏的英國,熠熠閃耀於好萊塢,一生傳奇的奧黛麗不僅虜獲了全世界影迷的心,也創造出近代史上最知名、最受喜愛的形象。但除了響亮的名聲,以及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無怨無悔的奉獻,她也極力保護自己的私生活,因此銀幕下的奧黛麗罕為人知。


  聲譽卓著的本書作者史波托以電影公司的檔案紀錄及資料為經、摰愛奧黛麗的至親和友人、同事所描述的事實為緯,交織出動人的篇章。本書追溯她自沒沒無聞到絢爛發光的歷程,從二次大戰期間在納粹掌控下荷蘭痛苦的歲月,到在倫敦芭蕾舞學校力爭上游但受挫夢碎,到赴百老匯發展而終獲東尼獎,勾勒出她年輕時代就展現的堅毅精神和熱情天性。


  而在奧黛麗光鮮亮麗的外表背後,這位渴望愛和情感的女性有更深沉的一面。史波托以深入的角度,透視她的事業生涯,以及她與兩任丈夫之間的關係,並探究她與影視名流交往的始末,包括葛雷哥萊•畢克、威廉•荷頓、弗雷.亞斯坦、賈利.古柏、羅伯.安德森、卡萊.葛倫、彼得.奧圖、亞伯.芬尼和賓.加薩拉。奧黛麗年輕時熾熱的戀情、對飢童困境的感同身受、身為母親的歡喜與憂懼,讓她的一生凝聚為最璀燦的結晶。


  本書刻畫這位世人難忘女星精采的一生,完整揭露奧黛麗?赫本洗盡鉛華後的真實人生,讓人喟嘆之餘,不由更加喜愛永遠的奧黛麗。



唐納.史波托(Donald Spoto)



  紐約佛罕大學(Fordham University)博士,著有二十一本著作,包括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田納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瑪琳.黛德麗(Marlene Dietrich)、勞倫斯.奧利佛(Laurence Olivier)、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以及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等人的傳記,暢銷國際。他的妻子是丹麥學校校長及藝術家歐蕾.佛萊明.拉森(Ole Flemming Larsen),兩人住在距哥本哈根一小時車程的寧靜村莊。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