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讓老師自由 : 教人不教書 /

  • 點閱:546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不必等「有權力的人」來改變教育,只要自己有創意,就能改變教育。本書呼籲所有老師先「解放教學形式,讓教學創意自由遨翔」教外在知識性的「書」,更要教內在思考性的「人」,甚至教人比教書重要。甚麼是老師?本書將21世紀數位時代的「老師」定義為:懂得用數位科技來做「創意教學」,教學生「做自己」和「做世界」的老師。做老師其實很容易,因為有教科書可照本宣科,但要做「有創意的好老師」,就不簡單。老師首先面臨的考驗是:「教書」還是「教人」?「務實」還是「務虛」?只教書,老師是個沒有理想的教書匠;只教人,老師是個不食人間煙火的教育家,如何在現實和理想間取得平衡,是「有創意的好老師」的第一個考驗。現行的教育環境,迫使大多數老師的教學策略太偏重「教書」或「務實」,而忽略了「教人」或「務虛」,代代相傳和因果循環的結果,造成華人世界缺乏主體性的學術理論和思想架構,宛如臺灣的電子代工產業一樣,淪為歐美或日本的「學術代工」。華人世界若要走出「學術代工」的宿命,就要改變學術產業鏈的遊戲規則,以「虛實合一」的教學策略,讓老師和學生都能自由思考、發揮創意潛能,才能建立華人自己主體性的學術理論和思想。本書就是從「解放老師自由、發揮學生創意潛能」的觀點出發,與老師分享如何挑戰自己和突破現行教育束縛,重新定位教學策略,不僅要教外在知識性的「書」,更要教內在思考性的「人」,甚至教人比教書重要。本書特色:1)傳統理論架構是「理論、方法、實踐」的線型思考模式。 本書打破傳統以「理念、創意、對話」的互動思考模式。2)「人是活的、書是死的」,教學生讀死書,不如教學生讀活書。 如何想、如何問、如何網路、如何創意、如何做自己、如何做世界。3)老師不再以「書」為本。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才是真教育。4)在「數位化」和「全球化」的二大趨勢中,使用新媒體來發揮天賦潛能、產生力量、自由創意。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