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體、心靈、與自我的重構 = The subject, mind, and self-reconstitution /
|
作者簡介
黃應貴
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人類學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特聘教授,目前在清華人社院正在推動「新世紀的社會與文化」長期研究計畫。長期從事台灣原住民中的布農族研究,著有《反景入深林:人類學的觀照、理論與實踐》、《人類學的評論》、《人類學的視野》、《布農族》、《台東縣史‧布農族篇》、《「文明」之路》三卷等書,主編《人觀、意義與社會》、《空間、力與社會》、《時間、歷史與記憶》、《物與物質文化》、《21世紀的家:台灣的家何去何從?》、《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21世紀的地方社會:多重地方認同下的社群性與社會想像》(與陳文德合編)、《金融經濟、主體性、與新秩序的浮現》(與鄭瑋寧合編)、《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下的族群性》、《政治的消融與萌生:新自由主義國家的治理效應》(與林開世合編)等書。
翁士恆
英國愛丁堡大學諮商與心理治療學博士,目前在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任教,主要授課項目為兒童病理學、心理衡鑑與治療,並負責校內大學社會責任計畫之規劃與執行。因臨床出身背景,長期關注發展障礙、受暴與目睹暴力、創傷之兒童與其家庭,並在花蓮、新竹、台東、屏東等地針對脆弱家庭進行跨專業的生態性療癒投入行動。在學術研究上因受到歐陸哲思與台灣本土人文療癒影響甚鉅,主要研究項目為受苦與其倫理位置的生活經驗,以存在哲學與詮釋現象學為知識與方法論,並將其應用在解釋臨床處境與其探究。
彭榮邦
不安於主流心理學的自我設限,經常撈過界的心理學家。進大學時主修化學,畢業時卻拿心理學文憑,碩士階段蹲點研究牽亡儀式,不久後踏入臨終照顧場域,最後以後殖民觀點的博士論文在美國杜肯大學取得了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目前任教於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學術專長及研究領域為現象學心理學、精神分析、後殖民心理學、文化及本土心理學、心理學史、質性研究方法等。
李維倫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畢業,美國杜肯大學(Duquesne University)臨床心理學博士。臨床心理師特考及格。目前為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專任教授,並擔任台灣存在催眠治療學會理事長、華人本土心理研究基金會董事、台灣臨床心理學會監事。曾任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教授與系主任、國立東華大學心理諮商與輔導中心主任、長庚醫院(台北、林口)臨床心理師。主要研究領域為心理治療、現象學心理學、本土臨床心理學、現象學方法論、催眠意識狀態。李維倫以心理治療學的角度出發,目前的學術興趣在於「臺灣人生活的倫理調節」以及「受苦與療癒的意識變化歷程」兩方面。前者指的是臺灣社會生活中個人的倫理處境,是其心理經驗與行為的基礎,因此倫理調節是心理受苦消解的核心;後者指的是心理受苦與療癒過程中的意識變化現象。這兩者也構成了心理治療中的文化面向以及深度心理面向。
陳怡君
臺灣大學人類學博士,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兼任助理教授。長期關注臺灣平埔人群及其文化樣貌,研究興趣包括宗教人類學、基督宗教地方化、族群研究、心理人類學等。著有〈「人不做,要做番?」從2016年屏東縣熟註記談起:屏東萬金的例子〉、〈儀式遺產、社會想像與地方認同:以屏東萬金聖誕季為例〉、〈恆春半島的老祖祭典與人群意象:滿州里德山頂的例子〉、〈神恩靈力與性別政治:以屏東萬金天主堂為例〉、〈慶典、聖像與地方形成:以屏東萬金的天主教社群為例〉、〈身體作為靈界戰爭的戰場:以屏東萬金天主堂的靈恩運動為例〉等論文多篇。
呂玫鍰
德國畢勒斐爾德大學社會科學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研究興趣為當代宗教與社會文化變遷,包括社群建構、儀式展演、空間與地景、身體經驗、性別、文化遺產、社會想像等議題。長期關注臺灣漢人社會文化,研究白沙屯媽祖進香與客家民間信仰,著有〈媽祖信仰的個人化與宗教性:以白沙屯為例〉、〈想像、體驗與儀式再結構中的地方社會〉、〈遺產化過程中的媽祖進香:儀式變遷與地方賦權的考察〉、〈由祭祀活動探討地方感的生產與再生產:以苗栗北獅潭客家民間信仰為例〉等論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