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Lib 整合性圖書館自動化系統
借閱次數: 25

法蘭西斯.培根 : 感官感覺的邏輯 /

  • 作者:德勒茲(Gilles Deleuze)著 ; 陳蕉譯
  • 出版者:桂冠
  • 出版地:苗栗縣三灣鄉 :
  • 語文:中文
  • 叢書名:21世紀圖書館
  • ISBN/ISSN/ISRC:9789577305886 ((平裝)) :
  • 作者:戴魯茲;陳 蕉;Deleuze Gilles
  • 索書號:940.9942 940.9942

  那些像是從十字架上滑落下來的肉塊、那些因為刻意的擦拭清洗,因而模糊掉了的臉孔、那個張著嘴,竭力嘶喊的教宗…。德勒茲在培根的畫裡看到的既不是反宗教,也不是其他諸如人之如殂上肉的生存困境(吶喊、如牲畜般的人體)。他看到的是感覺本身,也就是那些作用在身體之上的各種力量。那是感覺的暴力。造型藝術如何在不述說任何故事的前提之下,述說著感覺本身的「故事」,這是德勒茲透過這本書想要告訴我們的。德勒茲以培根的繪畫三元素 – 結構,感覺形象以及輪廓 – 為主軸,用一種屬於身體感覺的方式觀察這位藝術家的繪畫當中所四處橫溢流動的感覺力量。對於德勒茲而言,這種感覺的暴力正是培根對於「陳腔濫調」所作出的一種抵抗方式。德勒茲並且從培根的創作風格分期以及整個西方視覺藝術史藉由那些擺盪於觸覺和視覺這兩個光譜端的不同繪畫語言,來點出屬於培根他個人總結藝術史的方式。    在《意義的邏輯》附錄中,德勒茲曾深入分析擬像與柏拉圖主義的關係,並將蘇格拉底式的諷刺法推演至極,以致於柏拉圖自己竟成為「指出柏拉圖主義顛覆方向的第一人」(295)。本導讀由此出發,一方面探究《智者》對擬像的吊詭界定,及其被迫夾帶的必要論述策略,另一方面則指出擬像成為德勒茲「造偽威力」 的論述入口,其最終允許了整個差異哲學的開展,而最令人詫異的是,這個入口就內在於柏拉圖的對話錄中。德勒茲論培根繪畫的思想意圖。第一部分說明本主題之動機與論述方式。第二部分評述德勒茲論培根的思想工具與對象,尤其分析德勒茲使用語詞與反對概念的原因。第三部分討論德勒茲論培根繪畫,所採行的地理學的觀察、描述與聯想。第四部份闡明德勒茲以畫面為基礎,結合歷史判斷,所勾勒材質流變、觸覺空間與平滑空間之現代性指標。第五部分揭開德勒茲的藝術作品本體論兩大觀念:抽象機器與圖表。最後,歸納出德勒茲對藝術、思想與語言的看法,以及論培根的兩個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