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Lib 整合性圖書館自動化系統
借閱次數: 1

當信任崩壞 : 密碼學專家告訴你,如何面對社會中的貪婪與背叛,防範信任機制的全球大失靈 /

  • 作者:布魯斯.施奈爾(Bruce Schneier)著 ; 洪慧芳譯
  • 出版者:漫遊者文化出版 : 大雁文化發行
  • 出版地:臺北市 :
  • 語文:中文
  • 叢書名:Verso ;
  • ISBN/ISSN/ISRC:9789865671365 :
  • 作者:施奈爾;洪慧芳
  • 索書號:541.6

如何防範黑心企業、食安危機、金融騙局、網路犯罪、恐怖攻擊…… 原來,我們可能一直都用錯力氣、畫錯重點!   小說《達文西密碼》中曾提及的密碼學專家, 也是享譽國際的資訊安全界巨擘施奈爾, 透過各種操作模型與科學證據,  清晰解剖現代社會,如何在信任的基礎下維持正常運作。   為什麼「信任」對文明社會如此重要? 捷運殺人案爆發後,乘客人心惶惶,再也不敢打瞌睡、滑手機; 食品大廠接連爆發醜聞,民眾再也不知道還能吃什麼; 其他如金融騙局,房市崩盤,環境汙染,恐怖攻擊,網路犯罪…… 這些行為都破壞了社會的信任機制,造成社會秩序崩壞的危機。   安全與科技專家警告我們: 當反叛社會獲得的利益大於代價,是否更容易鼓勵反叛? 最理想的犯罪率應該是多少?追求零犯罪率真的好嗎? 市場競爭鼓勵企業獲利,以致企業更合理地無視對環境的破壞! 如果公司把違法的代價當作成本,精算後有利可圖,該怎麼辦? 網路無遠弗屆,少數反叛者就能在全世界造成更大的傷害! 花大錢用高科技在機場、海關防止恐怖攻擊,可能弄錯方向!   人類社會已經進化到空前未有的複雜程度, 我們要學習全新思考「信任」,讓社會達到完美運作的平衡。   在這本見解深刻、寓教於樂的好書中,施奈爾擷取社會學與生物學的論點, 解說社會如何促成大家的信任, 以及信任在社會、社群、組織、國家、世界裡的運作方式及失靈狀況。 明白指出想要社會更安全,絕非僅只提高保全措施就能達成, 更要考慮人性,社會以及人類的互動模式,以及獎勵與懲罰之間的微妙平衡, 巧妙地讓眾人完美達成合作。 無論在犯罪率、企業責任、金融詐騙、反恐、環境汙染、全球暖化, 甚至政治人權各個層面,都能提出諸多顛覆我們既有觀念,有力且一針見血的實務見解。   關於信任與社會安全的關係,提出諸多精闢而新穎的觀點 二○○八年美國房市崩盤,幾乎摧毀了全球經濟。這就是信任失靈的例子:少部分的人利用全球金融系統為自己牟利。這種事情本來不該發生,卻發生了。如果社會無法改善信任和保安機制,這種事情還會再繼續發生。而信任失靈已經變成全球問題。   制度壓力是正式化的聲譽壓力,而負面聲譽也可以制度化,例如公共性罪犯登錄、國土安全部的恐怖份子「禁飛」名單、工會組織的黑名單、可疑共產主義份子、駕照上的重罪提示。紅字是古代的例子,納粹要求猶太人佩戴的黃星是特別卑劣的例子。   罰款使得清理廢棄物變成一種財務抉擇,而非道德抉擇。矛盾的是,為了抑制不良行為的財務懲罰可能產生反效果。更廣義地說,規則與法律的存在,可能正好抵銷了道德壓力及聲譽壓力。而財務獎勵與財務懲罰有類似的效應,它們動用了大腦的貪婪系統,擱置了道德系統。   社會愈科技化時,反叛者能造成的危害更大。這表示,現在只要很低的反叛率就能造成和以前高反叛率一樣嚴重的效果。這也適用在反社會者想盡量殺害很多人,以及公司想要盡可能提高獲利、無顧環境破壞上。   以犯罪學的研究贏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蓋瑞・貝克(Gary Becker)。他問了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最理想的犯罪率是多少?最天真的答案是零,但那是不可能達到的,而且需要太多的制度壓力,將導致社會分崩離析。   某人因為太信任而受騙,或是因為信任不足而難以在社會中運作,那都不是社群壓力失靈。重要的是,整體的反叛範圍夠小,讓大家對社會的整體信任度夠高,社會才能生存並蓬勃發展。   社會只需要把反叛縮小到可控制的範圍內就夠了,不能把它壓得太低。完全的服順不見得就是好事,反抗也不見得就是壞事。有時候群體規範並不值得遵守,某些進步與創新需要破壞信任才能達到。   本書精彩內容   第一章 概要 本書說明社會如何建立與維持信任。具體來說,社會如何透過「社群壓力」(類似社會學中的「社會控制」),來執行、喚起、誘導、迫使、促成信任,或至少達到循規蹈矩的效果。   第二章 保安的歷史 我們史前時代的祖先是如何信任彼此的呢?我們知道他們相互信任,否則永遠無法發展出社會。缺乏信任的話,人類無法和家庭以外的人組成團體,更別說是組成村莊、鄉鎮或城市了。   第三章 合作的演化 在現實世界中,反叛的代價和利益隨著時代不同而異。我們不斷開發出新的保安機制,背叛者也不斷發明突破保安的方法,在這種保安和反叛的消長之間,社會漸趨穩定。   第四章 信任的社會史 當我們往來的人數增加時,我們已經無法充分地瞭解大家,進而信任他們的意圖,因此我們史前時代使用的信任工具開始失靈。社群規模的擴大也帶來更大的變化,信任的本質也變了。   第五章 社群困境 個體在決定是否合作及遵循群體規範,還是反叛及依循衝突的規範時,需要衡量每個選項的利弊。我將使用「社群困境」這個架構來描述群體利益與衝突利益之間的緊張關係。   第六章 社群壓力 所有讓合作看起來更吸引人、讓反叛看起來更不吸引人的機制,都算是社群壓力,例如社會對合作者的獎勵,對反叛者的懲罰,對反叛者的法律制裁,讓反叛難以成功及難以卸責的保安措施等等。   第七章 道德壓力 我們不只從群體吸收道德規範和是非價值觀,群體也會傳遞關於合作及反叛的提示,告訴我們以值得信任的方式行動是什麼意思。當大家覺得別人也會為了群體利益而犧牲個人利益時,自己更可能那麼做。   第八章 聲譽壓力 一種擴大聲譽效果的方法是系統化,這樣一來就不必信任某個人或某家公司,可以直接相信系統了。一個人深交的人數有限,難以判斷某人是否值得信任,但是只要相信一套系統,系統就可以變成我們數百萬個信任決策的代理者。   第九章 制度壓力 法律、條規、規則通常都是制度性的社群壓力。在龐大及複雜的社群中,需要制度壓力來增強道德及聲譽壓力的效力。制度壓力太小時,反叛的範圍會變得太大。   第十章 保安系統 保安系統自成一種社群壓力的類別,是對反叛的最後一層防禦,也是擴張度最好的一種。保安系統相當於技術化的自然防禦,也是唯一可以用實體來限制行為的社群壓力。   第十一章  衝突利益 一個人可能同時有好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