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後一個知識人 : 末日之後,擁有重建文明社會的器物、技術與知識原理 / |
末日版「大人的科學」 *如果你所知道的文明已經不存在了,你要如何在新世界活下去? 如果有一天,彗星撞地球、巨大怪獸攻擊海岸城市、致命流感蔓延五大洲,讓現代世界停止運轉,電力、水力、網路、交通運輸中斷,機場關閉,港口無船入港,商城人去樓空,人們逃離沒有貿易活動的大城市,所有文明都一步步瓦解,化為廢墟…… 現代人類習以為常的事物,都會因資源匱乏而不敷使用。現代人類會回到遠古採集漁獵的洞穴生活?還是從廢紙堆中撿拾各種被忽略的知識,重新發現生活日用品的科學之秘,盡可能早日重啟工業文明? *來自科學家的末日百科計畫,荒蕪時代需要一本未雨綢繆的啟蒙科學之書 科學家路易斯‧達奈爾思考著,要如何才能在末日異境下存活,人們要如何分工合作,才能重啟文明社會?他認為,科幻、後末日、隕石撞地球、核子冬天、城市變廢墟的景象,是現代人對現代科技麻木無感的一則隱喻,他認為人們對身邊事物的製造過程無知和疏離,才識末日危機。然而,當人們一次次對日常、無用之物產生興趣,有一天將使科學再生! 唯有遇到末日,人們才會開始思考現代生活的便利,究竟是如何達成的?為什麼城市裡隨時有乾淨飲用水?為什麼上廁所沖馬桶,一秒乾淨溜溜,不像古人天天早上都要倒夜壺?為什麼冰箱總是有電?為什麼不種糧食的都市裡,每天都買得到新鮮的蔬菜、遠方的奇蔬異果? 現在你手邊的每一件物品,都無法單憑一人之手就做出來,就連鉛筆、衣服、紙箱,這些習以為常的用品,都是經過工廠精密機械或者千名工人加工之手,才能以精巧、多功能的樣式出現。21世紀的人們早已失去了自給自足的可能,拆開一台電視,研究內部零件之後,要重組回去、甚至是搞懂內部構造,已經是越來越難的一件事。 所有物品都像是神奇的黑盒子,要搞懂電學、機械學、力學、電機工程等等知識,才能理解。然而,要是世界毀滅,全球工廠被破壞了,核電廠也不能繼續運轉,船隻不再進出口貿易商品,現代農業也停擺,我們將來到一個一切從零開始、自給自足的時代…… 但別緊張,你還有時間重建這個文明!短期內,你可以靠著雜貨店裡的罐頭,超商裡的一箱箱礦泉水活下去,但食物總會有吃完的一天!你總要自己開始學著把水過濾、消毒,開始下田種一些蔬菜,或者把車子的引擎拆了,試著組一個簡單版的暖爐或者烤箱! 人們將告別用金錢換取商品的資本主義社會,來到人人都是科學家的大實驗室時代,你帶著化學及物理知識的操作手冊,四處探索,尋找能夠點石成金的物件和文明棄物,按圖索驥,學著自己過濾飲水,用廚餘製作肥料,收集罐頭,用簡易鑄鐵設備煉鐵,吹出玻璃瓶,試圖找到可種植的種子,最後開墾田地,把人集合起來變成村莊,想辦法收集所有資源,想著如何重啟第二次工業革命。 達奈爾所相信的是,物質文明也許有一天將走到最後,但只要知識沒有被破壞,人類就能按部就班重建生活。 *跳過原始生活,利用知識再開啟明治維新、工業革命 就像非洲的開發中國家,從完全沒有電力技術,卻可以直接從西方引進太陽能基礎建設,跳過多年的石化工業發展,找到更乾淨、更環保的永續能源。末日後的社會,可以從過往的紀錄中找到足夠資料,再開啟一個後工業革命!但單憑正確的科學認識和巧妙設計是不夠的,你還需要了解材料的特性,以及有足夠的動力來源,才能發展工業。 唯有掌握對食衣住行的製造知識,才能在沒有網路、沒有便利商店也沒有金錢交易的世界靠自己活下來。所以學些基本的木工結構常識吧,自己蓋個小屋。學些簡單的機械學吧,如此你才能修好手邊壞掉的收音機,也許還能接收到遠方的廣播。如何應用手邊的材料,比如塑膠寶特瓶? *末日後的新文明,是什麼樣的文明? 新文明也許是更環保的文明?更進步的政治制度?人口變少,但是沒有貧窮?沒有疾病?文明重啟過程,會有種不同程度的技術在重組,傳統人工的紡織業跟火箭工廠可能會同時發展,就像類型小說中的蒸氣龐克世界觀,融合了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工業水準,但又有傳統醫學和煉金術的身影。不同科技領域將與不同的速率分岐進展,結果可能會產出一個拼湊時代、卻非常迷人的世界。 如果末日真的來了,不要恐慌,帶著這本科學家為末日而準備的《最後一個知識人:末日之後,掌握重建文明社會的器物、技術與原理》,在新世界努力活下去! ◆亞馬遜讀者5顆星推薦! ◆在麥卡錫《長路》世界中,最需要的一本末日生存科普指南! ◆為了不成為《我是傳奇》中的地球最後一人,你不得不學的生存技能! ◆不小心被捲入《瘋狂麥斯》的資源爭奪戰,你要知道如何取得食物、水、基本工具! ◆逃出《科洛弗10號地窖》,帶著這本末日求生手冊,你才能逃出生天! 【國外選書】 ■《星期日泰晤士報》新思維年度選書 ■《泰晤士報》2014科學類選書 ■加拿大電子書城Kobo 2014年最佳非文學選書 ■《新科學人》雜誌2014年聖誕節選書 ■獲2016年Transmission Prize第四屆科普寫作獎項提名 (由英國百年書店Foyles贊助) ■獲2015年德國最大科普雜誌《科學畫報》科普選書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