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Lib 整合性圖書館自動化系統
借閱次數: 0

智慧宮 : 被掩蓋的阿拉伯知識史 /

  • 作者:喬納森.萊昂斯(Jonathan Lyons)著 ; 劉榜離, 李潔, 楊宏譯
  • 出版者:臺灣商務
  • 出版地:新北市 :
  • 語文:中文
  • 叢書名:歷史,世界史
  • ISBN/ISSN/ISRC:9789570530032 :
  • 作者:萊昂斯;劉榜離;李潔;楊宏
  • 索書號:713.3

《智慧宮:被掩蓋的阿拉伯知識史》The House of Wisdom 探險家達伽馬靠阿拉伯人的航海知識才抵達印度, 沒有阿拉伯人,就沒有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 一次揭露被西方抹殺的阿拉伯知識成就! 成千上萬的珍貴手抄本佈滿牆面,在這些紙頁之間,蘊藏著阿拉伯數字的原型與宇宙的奧秘。來自各地的飽學之士沉浸在書香中,翻譯、保存古老的典籍,更竭力突破人類所知的界限,互相激盪新的思想。 這裡是伊斯蘭政權阿巴斯朝在八世紀末創立的翻譯與學術中心「智慧宮」(Bayt al-Hikma),位於今日伊拉克的巴格達。「智慧宮」是伊斯蘭黃金年代最璀璨的花朵,在掌權者的支持下,學者專家們從希臘、波斯、印度等古典學問手上,接下科學發展的火炬,用阿拉伯文寫下人類文明盛世。 穆罕默德:「即使學問遠在中國,也要往而求之。」 中世紀時,西方基督教教會勢力壯大,主張神聖的信仰凌駕於理性之上,對地球、星象的探索是對神的褻瀆,因此百般阻撓西方的科學發展。 然而,伊斯蘭鼓勵人們運用神賜予人類的理性思考來追求知識,來理解神所創造的宇宙萬物。在宗教實踐上,每天五次的禮拜時間訂定、聖地麥加方位的測定、清真寺上幾何圖案裝飾的繪製等,也都促進了天文學、地理學、數學、幾何學等學科發展。 先知穆罕默德就曾經說過:「即使學問遠在中國,也要往而求之。」充分展現了伊斯蘭對知識的推崇與熱愛。 從中世紀歷史看東西方的愛恨糾葛 受限於教會的貧乏學問再也無法滿足中世紀的西方學者,於是以來自巴斯的阿德拉(Adelard of Bath)為代表,他們開始為了求知而出走,將先進的阿拉伯知識帶回西方。 原先西方普遍認為地球是扁平的,現在被地圓說取代;阿拉伯數字也因而傳入西方,沿用至今。這些以阿拉伯文保存的學問幫助達迦馬抵達印度,讓哥白尼寫出《天體運行論》,也終結了「信仰時代」,為科學革命打下厚實的基礎。 一直到今天,這些阿拉伯的痕跡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見到。許多現代的英文字詞其實都是源自阿拉伯文,包括零(zero)、代數學(algebra)、酒精(alcohol)、煉金術(alchemy)等字。現今歐洲常見的農作物,如茄子、西瓜、硬小麥和菠菜等,都是由阿拉伯人傳入的。 不過,當時的西方主流思想普遍仍認為阿拉伯人是野蠻的異教徒,東方的知識更是異端學說。十一世紀開始的十字軍東征更是高舉這樣的旗幟,教會灌輸大眾為神對抗異教徒的觀念,將穆斯林全都描繪成落後的蠻夷,以此來號召人們投入戰爭。 過了數百年,這樣的觀念卻沒有多大的改變。即便西方的科學是建立在東方成就之上,但西方對此甚少著墨。十字軍東征時所散播的偏見似乎也再現於今日的反恐戰爭上。在東西爭端頻繁的今天,審視這段歷史別具意義。 唯有從過去了解現代衝突的複雜成因與多元面向,才能找尋共存共榮的解答。 本書特色 ★八世紀末,伊斯蘭政權下的國家圖書館「智慧宮」,保存大量古老典籍,開創人類歷史上少見的文明高峰。 ★破解阿拉伯學問顛覆西方文明的關鍵秘密!從哲學到科學隨處可見阿拉伯知識的痕跡。 ★世界公民必讀的宏觀世界史,深刻剖析中世紀埋下的現代東西方衝突根源。 ★前台灣伊斯蘭研究學會理事長林長寬專業審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