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反轉 : 公民美學與公共藝術 = Civic aesthetics and public art /
|
人們生活於美的世界的渴望,不再是不切實際的夢想。隨著公共藝術的建構,藝術與人之間微妙的互動,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生發美的共鳴與感動。台灣公共藝術的開展,亦逐步朝向「藝術在生活中,生活在藝術中」的理想邁進。然而,「公共藝術的設置應強調公共性抑或是藝術性?」公共藝術應該以少數菁英意志為依歸,還是以平民百姓需求為考量?兩者的衝突與矛盾,卻一直是公共藝術論辯中,最具爭議性的議題。 雕塑社會的可能,公共藝術的可能。 Joseph Beuys創作於1982年的〈給卡塞爾的七千棵橡樹〉已然是公共藝術的曠世鉅作,Beuys希望藉此作「重新賦予這個城市一種擺脫設服以及體驗生命的能力,以便了解自己與他人」;在充滿治安死角、廢墟荒敗的北費城社區,台灣女兒葉蕾蕾以藝術將之改造為美的樂園,原本祇存在少數民眾間的活動,提升為整個社區的公共事務,更讓各界驚艷感動,為了專心從事社區改造而放棄大學教職的葉蕾蕾說:「我的社區工作就是我的藝術。」 人與藝術之間的緊密互動,正是公共藝術精采動人之處,從西雅圖飛夢社區的〈等待電車〉到川?正批判性介入的〈東京新住屋計畫〉,本書以全球及本地的豐富例證,深化公共藝術討論,呼應Beuys所說:「我們需要社會藝術的精神性泥土,透過此者,讓所有的人變成創造者,能夠掌握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