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有非有,于無非無 : 魏晉思想文化綜論 /
|
《于有非有,于無非無 魏晉思想文化綜論【典範集成.思想1】》 魏晉學術思想之特色,在於溝通儒道。儒重視名教,崇尚「有」;道追求自然,注重「無」。二家的宗旨,在當時所謂「將毋同」的共識下,「無」與「有」實不可分,僅是本末、體用的關係;換句話說,「無」與「有」具有相輔相成的關聯。而魏晉玄學本在研究老、莊、易「三玄」,正視「般若學」而列為「四玄」;劉卲《人物志》推究人物質性,實開正始「崇本」、「貴無」之先聲。竹林時期的阮籍,標「應變順和」之處世觀,到元康時轉流行「適性安命」,此亦由莊子「轉俗成真」之精神,在向、郭刻意「隱解」下,逐漸向「順世隨俗」滑落。又元康時士人尸祿耽寵,士風因之頹靡,故務實者乃貴「有」而反玄,以斥浮偽。至於莊學經阮籍之「達莊」、郭象之「隱莊」而使莊義大行,然也造成負面影響,故王坦之有「廢莊」之作。以上議論,皆足以反映魏晉學術思想之流變。(典範集成.思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