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Lib 整合性圖書館自動化系統
借閱次數: 4

親子EQ對話術 /

  • 作者:海原純子著 ; 莊穎芬譯
  • 出版者:笛藤
  • 出版地:臺北市 :
  • 語文:中文
  • ISBN/ISSN/ISRC:9577102778 ((平裝)) :
  • 作者:海原純子著;莊 穎芬
  • 索書號:528.21

中華民國 團體心理治療協會、性教育協會 理事楊幹雄醫師溫馨推薦◎讓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暢無阻◎讓孩子積極的面對世界,發揮自我的潛力◎讓孩子心底的意識裡,家庭是最溫馨的依歸  擔任了18年的診療工作之後,猛然發現事實上,有不少的人在成年之後,內心深處仍存在著孩提時代所受的創傷。  比方:小時候,被那樣懲罰,真的好痛苦、好難過……,真希望我沒那樣的父母……,如果父母當時再多教導我一些就好了……,真希望我不是在那樣的家庭裡被扶養長大……,至今仍無法原諒我的父母……等等。即使已經年屆30、40年了,這樣的兒時心靈創傷卻仍舊深深地烙在心版上。  而另一方面,時下沒辦法離開父母獨立生活的年輕人卻有與日俱增的趨勢。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沒辦法離開母親的孩子,這些在經濟方面、精神方面完全依賴父母親,掙脫不出父母所設定的保護殼,而引發的一些問題。  承襲著兒時傷痛的經驗者,輪到自己為人父母時,卻又不知不覺地將兒時的傷痛經驗加諸在孩子身上,事後又為如此的重蹈覆轍而感到懊惱不已;或者正好相反,正因為自己幼時有過如此的心靈創傷,在為人父母之後便顯得反應過度,生怕孩子受委屈,於是對自己的孩子倍加寵溺,如此的愛之適足以害之,矯枉過正的結果當然也給孩子帶來了極負面的影響。  離不開父母膝下獨立生活者,容易陷於厭食症或過食症,職業也多傾向於不穩定狀態,由於如此缺乏精神方面的獨上,導致經常也會引發各種病症。  為什麼會導致親子之間的關係變成這些問題呢?其原因正因為親子之間關係的密切,父母對於子女,以及子女對於父母彼此之間內心都有「希望能這樣」的理想模式,且由於要求完美,彼此不肯捨棄自己的看法、不願相互讓步所導致的吧!  日本家族制度的變化,不僅是高度成長、氣泡時代、家庭回歸傾向、父母年紀大孩子卻很小的時代等外在環境的變化,就連內在環境也起了相當大的變化。  曾經,由於經濟的貧困,使得孩子在及早獨立扶養雙親的環境,經濟不安定,精神也無法得到滿足。在日本的高度成長期間,將家庭列為次等地位而追求物蔓旱受者而言,事實上,物質上的滿足永無止境,當他們明白了物質的享受未必能帶來精神方面的滿足時,就如同闖入了一個景氣蕭條的時代裡一般。  進入了這樣的蕭條期,即使試圖想要重新評估精神上的充實,家——那個以往可以讓自己安心的窩巢——也早已不復存在了。根據先前的調查,儘管重視家庭、家人的人有增加的趨勢,然而由於父親和孩子間相處時間極少,以致於有極多的父母不知如何和孩子們相處,也無法了解孩子們的想法。  再者,有些人的觀念是「不願將孩子送進如此人情淡薄的社會」、「如果仍要用自己過去所受的那一套來教育下一代,寧可不為人父母」,而這些人有漸增的傾向。這樣的現象不僅發生在都市,而且讓人感到有加速擴展為全國性的少子化的傾向。  經常有人會問起,為什麼在年輕的世代,特別是高學歷者之間會產生一些宗教的、超能力的、靈異的風潮呢?我個人對於這個問題的解答之一是:也許是因為來自於家庭結構的崩潰吧!  家庭組成份子間的溝通消失了,「反正和父母談話,他們也不會聽我的意見」,孩子在這種寂天寞地的情緒裡,自然而然地會找尋「可以聽我說話」的團體,取代自己原本所歸屬的家庭。  第二是,對於存在於日本社會底流的「只相信眼睛所見的」、「以學歷和社會地位等條件來決定對方的價值」的意識,或許可以說是一種即使擁有學歷和物質,卻無法滿足精神層次的年輕一代的反抗現象吧!  當然,並非所有日本家庭都眼睜睜地看它崩毀。也並不是都沒有人會覺得父母真好,或沒有人懷念家庭的溫馨。  這本書裡,不打算談論所謂的如何教育孩子、應該如何教育孩子等話題。因為這不是一本「如何了解孩子」的書。「應該~」或者「如何了解~」,會使我們的心囿於一隅而失去了舒展的空間。  「理解」也好,「技巧」也好,暫且統統擱置一旁。  為了讓孩子在他所處的環境裡不成為受害者或加害者,也為了讓家庭能夠發揮它所扮演的角色——家,原木是讓人可以安心的窩——,更為了使親子之間能保有一份溫馨的關懷,是作者撰寫本書的初衷。但願我們不再是表面的技巧,而是多用心去探索出內心深處些許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