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秀梅 /

  • 點閱:32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二十一道食物與滋味刻畫客家女子的一生
以食物串連的女性生命史
開啟臺灣飲食小說新頁

張郅忻最新長篇小說《秀梅》,透過二十一道食物與滋味刻畫客家女子的一生。日本兵給的白米飯、楊梅山上採茶喝的茶米茶、嫁為人婦後釀漬的鹹菜與藠仔、生育後給產婦補身體的雞酒、為了生計擺攤販賣的小吃勾勾羹,而後灶下換媳婦接手,餐桌上除了客家傳統的糟嫲肉,還有越南春捲、印尼泡麵……每道食物都連結著秀梅的一段重要人生記憶,一道又一道的食物串起她一生中的悲歡滋味,亦是一頁頁動人的時代風景。

「秀梅」取自作者阿婆的名字,也是某個時代的客家女性縮影,她們成長於重男輕女的客家庄,從小被教導進廚房、為家人做菜。以這個常見又具有重要意義的名字作為小說題名,為終日在廚房裡揮汗的平凡女性留下身影,也是一部女性生命史。

六個灶下,二十一道食物,寫盡了秀梅大半人生,從傳統到現代,從國內到國外,寫出了三代女人的家,不同的時代、相異的飲食文化卻交融在一起,互相包容、喜歡,郅忻用食物照鑑了女人的生命史,開啟了飲食小說的新頁。——方梓(作家)

◎本書獲國藝會長篇小說創作發表專案補助

張郅忻

1982年生於新竹,現居桃園。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希望透過書寫,尋找生命中往返流動的軌跡。曾於蘋果日報撰寫專欄「長大以後」、人間福報副刊專欄「安咕安咕」、「憶曲心聲」。

著有散文集《我家是聯合國》、《我的肚腹裡有一片海洋》、《孩子的我》及《憶曲心聲》;長篇小說《織》、《海市》及《山鏡》;兒少小說《館中鼠》。另有《重寫與對話:臺灣新移民書寫之研究(2004-2015)》博士論文專書出版。

《孩子的我》入選《文訊》「二十一世紀上升星座:一九七〇後臺灣作家作品評選」中二十本散文集之一。《織》入圍臺灣文學金典獎長篇小說獎及臺灣歷史小說獎推薦獎。曾獲金鼎獎、桐花文學獎、客家歷史小說獎、2022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馬偕傳教士紀念電影劇本首獎等。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