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路清晰,案例生動,解析煉金術與心靈轉化的對應關係;圖文並茂,意象恢弘,呼應生活體驗,撞擊每朵欲脫胎換骨的靈魂。 
以煉金術借喻心靈,是深度心理學家榮格給人最鮮明的印象之一。榮格晚年著作幾乎離不開煉金術,卻深奧晦澀,令人卻步。本書作者、美國分析師艾丁傑帶著美式清晰邏輯思路,於本書條理分明地檢視煉金象徵與心靈轉化體驗之間,有著怎樣的互相對應。這樣的檢視不只有助於心理專業工作者執業,更對每個受苦於慾望、恐懼、貪婪、愚蠢而希冀脫胎換骨、邁向成熟的人深具啟發。畢竟,心靈有邁向終極成長的趨向──即榮格所說的、朝向自性(Self)的個體化歷程,因此我們對於心靈的超個人層面要保持覺知、聆聽自性的呼召,不能僅以意識自我(ego)主導行動。然而自性的召喚往往與慣常的現實經驗衝突,也因此個體化是難關重重的歷程。這一切,都傳神地體現在煉金術文本的象徵意象裡。在本書中,艾丁傑為我們整理出?燒、溶解、固化、昇華、淨化、分解、結合七大煉金操作項目,透過鮮活的夢境案例,說明它們如何對應心靈轉化的體驗,並在神話、文學、藝術的瑰麗描繪中見證無意識心靈的亙古恆常的運作原理,賦予讀者看待生命處境的宏觀視角。
											
										 
										
										
										
										
											愛德華.艾丁傑 Edward F. Edinger 
美國籍精神科醫師、榮格分析師和作家。於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研讀化學,後入耶魯大學習醫並於1946年取得醫學博士學位。艾丁傑最早以軍醫身分於駐防巴拿馬的美國海軍服役;1951年,他在美國紐約與榮格的弟子瑪麗.埃斯特.哈汀(Mary Esther Harding)開始了個人分析,後於紐約羅克蘭州立醫院擔任精神科督導,也是曼哈頓榮格分析心理學基金會(C.G. Jung Foundation),以及紐約榮格學院(C. G. Jung Institute)的創始成員。1968-至1979年間擔任榮格學院的總裁,後移居加州繼續私人分析執業,並成為美國洛杉磯榮格學院的高級分析師,進行臨床和理論研究工作。艾丁傑被學界認為是美國最為重要的榮格學者之一,著作繁多,主要涉及四個重要主題:臨床、文化、煉金術以及榮格理論中有關現代人的神話(也就是傳統宗教中的心理救贖)。1972年發表的《自我與原型》被視為是極具開創性的著作,1985年的《心靈解剖學》(Anatomy of Psyche)將榮格已然開展的工作進行了清晰的介紹和梳理,成為了解古老象徵與心理治療之間深邃關聯的重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