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創意的20個抽屜 : 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發想法 /

  • 點閱:232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從生活到工作,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問題等著解決,除了邏輯思考,創意發想也很重要。 一本書,幫助我們發揮好奇心,輕鬆蒐集情報、分類資訊、培養靈感,進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為了解決問題,我們每天接收很多訊息和情報,如果逐一認真以對,無疑是毀滅自己的行為。 作者內田和成建議我們,將每天所見所聞的情報進行分類,將這些資訊放在「創意抽屜」,也就是「隱藏在腦中的資料庫」。每個創意抽屜都有一個關鍵字,可以將相關的資訊放進同一個抽屜。時機一到,情報自然而然會在對的時間點浮現、立即派上用場。至於那些怎麼想都想不起來的情報,就代表並不是很重要。以內田為例,他有20個創意抽屜,每一年隨著趨勢變化更新一次。例如1998年創意抽屜的關鍵字包括:假說、驗證、資訊科技(IT)、電商(EC)、情報服務產業、網路、組織學習。到了2008年,創意抽屜的關鍵字包括:假說思考、市場行銷、電子錢包、Web 2.0、典範轉移、企業再生、跨界、新創。 「創意抽屜」幫助我們面對龐大情報時,蒐集資料、整合情報,進而產生靈感、培養「問題意識」,像是對於日常生活所見所聞抱持好奇心,了解自己對於眼前現象有所反應的原因,凡事問「為什麼?」例如: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暢銷產品、熱門話題……)?為什麼我會有這種感受(好好看、好好吃……)?為什麼我會有這種直覺(怪怪的、很不妙……)?在我的印象中,同樣的現象曾經在什麼時候出現在什麼地方?我的工作可以如何活用所見所聞和自己的感受? 內田提醒我們,創意的生成不能過度依賴數位(digital)工具和3C產品,離開電腦或手機,站起來走一走,找人聊一聊,培養類比(analog)思考也很重要。 從《假說思考》、《論點思考》、《右腦思考》,這本《創意的20個抽屜》有許多案例,讓我們輕鬆學會如何分辨重要的情報並且做好分類,日後就能輕鬆活用。懂得選擇情報、活用情報,就能脫離邏輯思考的限制,擁有創意思考和嶄新發想的能力。做好「輸入」和整理的工作,「輸出」就水到渠成了。

內田和成(Kazunari UCHIDA)曾任日本早稻田大學商學院教授、波士頓顧問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BCG)資深副總裁兼董事,2006年獲選美國《顧問》(Consulting)雜誌「世界最具影響力的25位顧問之一」。東京大學工學學士,慶應義塾大學經營學碩士,曾任職於日本航空(JAL)。專精於高科技、資通訊服務、汽車業等領域,對於行銷策略、新事業策略、中長期策略、全球策略的擬定、執行支援專案經驗豐富。著有《假說思考》、《論點思考》、《右腦思考》和《創意的20個抽屜》(以上皆由經濟新潮社出版)等書。相關著作:《創意思考的日常練習:活用右腦直覺,重視感受與觀察,成為生活上的新工作力!》《論點思考:先找對問題,再解決問題》譯者簡介周紫苑旅居日本十餘年,興趣廣泛,愛好旅遊。曾在日系企業工作多年,深諳日本企業文化與組織結構。譯有《右腦思考》、《創意的20個抽屜》(以上均由經濟新潮社出版)等書。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