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能動閾所的實踐研究 : 以劇場服裝設計為例 = Practice as research in agency liminality /

  • 點閱:55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本書為台灣藝術學門中,第一本探討「實踐研究」(practice as research)方法應用於劇場設計創作與理論研究的專書,初步探究以劇場服裝設計作為研究方法的可能性。實踐研究方法於本書中闡述為:將創作問題意識的聚焦作為劇場服裝設計的出發點,以此開展理論研究之體現,以及設計實作之交織的跨域語境。本書名「能動閾所」即為本書探討的創作問題意識──劇場服裝設計是否可能作為臨界的通道,觸發具有共同創作意識的「構作之能動性」(dramaturgical agency)流動?隨著集體編創的劇場潮流興起,劇場服裝設計師也走出服裝工坊、進到排練場一起工作,因而劇場服裝的功能和設計方法亦須要重新思考。參與排練,也代表著劇場服裝設計更多地改以表演觀點、而不是視覺觀點來理解表演動作,催化劇場服裝設計具有下列三種可能性:探問身體動作所組織的表演性空間、身體空間,還有身體感。此三個可能性即爲本書意圖進一步討論的三個研究問題。立足於實踐研究視角,本書藉由《到燈塔去》(2020)、《Play Games》(2020)、《不男不女到彼岸》(2021)等三個劇場服裝設計作品,拆解如何透過「劇場服裝編創途徑」(Theatre Costume Devising Approach, TCDA)的六個階段,實際操作設計實作與理論研究的融合,覺察可見的表演動作之間的縫隙,讓原先不可見的空間化為服裝得以顯現出來。

吳怡瑱為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專任助理教授。學習背景為英國University of Exeter戲劇哲學博士,英國Laban Centre, London劇場設計碩士、Winchester School of Art雕塑碩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學士。關注如何通過劇場設計探究實踐研究方法,以及考察中間中介型態的空間所蘊含的表演設計之可能性。擔任設計暨共創的表演藝術作品榮獲第5屆與第16屆台新年度十大表演藝術獎、2022兩廳院新點子實驗場獲選節目、2017藝穗原創精神獎、2017牯嶺街小劇場年度節目首獎,並參展PQ07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國家館。學術論文已發表於歐洲、美洲和亞洲。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