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東京人 /

  • 點閱:81
  • 評分:1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1)
  • 引用(0)

住在東京的人,都是沒有故鄉的人在喧囂落下的安穩時代,我們卻各自孤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體現日本美學極致第一人「以卓越的藝術手法,表現了道德性與倫理性的文化意識。」——諾貝爾文學獎受獎理由|日本文學最高峰|川端康成國際最高殊榮諾貝爾文學獎、菊池寬獎得主德國頒發歌德金牌、天皇親自授予文化勳章、法國政府授予藝術文化勳章美國藝術文藝學會名譽會員、日本藝術界最高榮譽「藝術院」會員▍內容簡介住在一個屋簷下,不具法律效力的家庭關係,卻有比血緣更深的牽引。敬子失去丈夫後,獨自扶養一對兒女清與朝子;俊三與妻子分居,帶著小女兒弓子住進敬子家。兩個破碎的家庭互相結合,卻彼此藏有祕密——清對弓子的執著與戀慕、敬子與弓子超越親生母女的親愛之情、冷眼看著一切的朝子與始終沉默的俊三。那一天,俊三離家後就沒有再回來了。敬子在最脆弱之時,結識了年輕醫生昭男,兩人關係日漸親密。然而,懷抱祕密戀情的敬子同時發現,弓子似乎也愛慕著昭男……俊三的出走,讓長久以來藏於表面下的孤獨與欲望漸漸翻騰而出,經歷破碎的家庭再次變得不完整……體現日本文學極致之美、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川端康成畢生最長篇巨作。細膩文字書寫太平盛世中的愛與孤獨,在靜謐幽閉如雪國的東京之中,每個人就像明滅閃爍、呼喊寂寞的一瞬燈光。 ▍麥田日文經典新書系:「幡」 ——總策畫.專文導讀 楊照致所有反抗者們、新世紀的旗手、舊世代的守望者——你們揭起時代的巨幡,我們見證文學在歷史上劃下的血痕。幡,是宣示的標幟,也是反抗時揮舞的大旗。二十一世紀的我們,仍需懂得如何革命。日本文學並非總是唯美幻象,有一群人,他們以血肉書寫世間諸相,以文字在殺戮中抱擁。森鷗外於一百年前大膽提示的人權議題;夏目漱石探究人性自私的「自利主義」;金子光晴揭示日本民族的「絕望性」;壺井榮刻畫童稚之眼投射的殘酷現實;川端康成細膩書寫戰後不完美家庭的愛與孤寂。觀看百年來身處動盪時局的文豪,推翻舊世界規則,觸發文學與歷史的百年革命。▶「幡」書系出版書目〔全書系均收錄:日本近代文學大事記‧作家年表〕川端康成《東京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川端康成畢生最長篇巨作森鷗外《山椒大夫》:與夏目漱石齊名日本文學雙璧‧森鷗外超越時代的警世之作金子光晴《絕望的精神史》:大正反骨詩人‧金子光晴尖銳剖析日本人的「絕望」原罪壺井榮《二十四隻瞳》:九度改編影視‧以十二個孩子的眼睛所見,記錄戰爭之殘酷的反戰經典

川端康成一八九九年出生於大阪市此花町。年幼時父母雙亡,祖母及姊姊也相繼去世,由祖父一手拉拔長大。川端十六歲時,祖父臥病在床,他詳實記錄祖父臨終前的情景,描述自身痛苦的現實,寫成後來的《十六歲的日記》。祖父逝世後,川端搬入中學宿舍,大量閱讀文學書籍,包括《源氏物語》、《枕草子》,以及杜斯托也夫斯基、契訶夫等俄國作家的作品。中學畢業,川端進入東京第一高等學校英文科,在學校的《校友會雑誌》發表習作〈千代〉,描寫與三位名為「千代」的女子的戀愛故事。大學時代,川端與高中同學復刊第六次《新思潮》雜誌,因此結識菊池寬,日後在其宅邸結識芥川龍之介、久米正雄、横光利一等人。一九二一年,他於《新思潮》發表〈招魂祭一景〉一文,受到文壇高度好評。接著陸續發表〈參加葬禮的名人〉、〈湯島的回憶〉、〈林金花的憂鬱〉等作品。一九二三年出版的《文藝年鑑》刊載了他的名字,正式文壇出道。大學畢業後,川端與橫光利一等人創刊《文藝時代》雜誌,發起「新感覺派」文學運動,提倡日本文壇的革新。他積極於文藝雜誌發表評論,主張當時的舊文壇缺乏現代精神、要從根本上革新藝術意識。然而,於自身創作上,川端並不拘泥於新感覺派。他的創作風格多變、類型廣泛,從佛教信仰薰陶下的虛無主義、靈學與神祕學、少女戀愛小說、融合傳統連歌的前衛作品,到體現「日本之美」玄幻、妖異世界觀的書寫,而有「魔術師」之名。川端一生發表超過五百部小說作品,從數百字的掌小說到四十多萬字的長篇小說《東京人》,形式不拘。一九三三年發表的〈禽獸〉一作,被盛讚為「昭和前期文學的珠玉」。在當時世間提倡大眾文學的風氣之下,川端堅持追求純文學。一九三五年,他寫下〈雪國〉,逐步奠定其日本文學最高峰的地位。一九四四年,川端以〈故園〉、〈夕日〉獲最後一屆菊池寬獎。一九五三年,獲選為「藝術院」的會員,是日本藝術界最高榮譽。一九六一年,由天皇親自授予文化勳章,任命為日本文化功臣。除了日本國內對川端在文學貢獻上的肯定,國際間也賦予他極高評價:一九五七年獲西德政府頒發的歌德金牌;一九六○年法國政府授予藝術文化勳章;並在一九六八年,獲得國際最高殊榮的諾貝爾文學獎,是史上第一位獲得此獎項的日本人。一九六九年,選為美國藝術文藝學會的名譽會員。一九七二年四月十六日,即三島由紀夫切腹自殺後十七個月,川端康成未留下遺書,於神奈川的工作室自殺身亡,享年七十三歲。譯者:鄭民欽生於福建省福州市。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日友好協會理事、中國日本文學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大學日本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日詩歌比較研究會副會長、全國日語教學研究會理事等。主要研究以日本文學為主的日本文化。著有《日本民族詩歌史》、《日本俳句史》、《和歌美學》等;譯有《源氏物語》、松尾芭蕉《奧州小道》,井上靖《孔子》、《樓蘭》、《敦煌》,大江健三郎《萬延元年的足球隊》、《性的人》、《我們的時代》、《燃燒的綠樹》,陳舜臣《中國的歷史》,谷崎潤一郎《春琴抄》、《癡人之愛》、《各有所好》、《瘋癲老人日記‧鑰匙》、《細雪》,三島由紀夫《春雪》,山崎豐子《命運之人》等九十多部。繪者:王志弘(封面設計)台灣平面設計師,國際平面設計聯盟(AGI)會員。1975年生於台北,1995年私立復興高級商工職業學校畢業。2000年成立個人工作室,承接包含出版、藝術、建築、電影、音樂等領域各式平面設計專案。2008與2012年,先後與出版社合作設立Insight、Source書系,以設計、藝術為主題,引介如荒木經惟、佐藤卓、橫尾忠則、中平卓馬與川久保玲等相關之作品。作品六度獲台北國際書展金蝶獎之金獎、香港HKDA葛西薰評審獎與銀獎、韓國坡州出版美術賞,東京TDC提名獎。著有《Design by wangzhihong.com: A Selection of Book Designs, 2001–2016》。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