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禅宗语言 /

  • 點閱:63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本書1999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2002年由台灣宗博出版社再版。今再作若干修訂,編入「周裕鍇禪學書系」。在唐宋時期禪宗語言發展的曲線上,可以發現內部宗教改革實踐和外部世俗文化因素兩條坐標的影響。本書上編借助當代西方話語理論,按照「語言與世界」這一哲學性思路考察了禪宗發展各階段言說方式的演變,深刻地揭示了如來禪、祖師禪、分燈禪、分案禪、文字禪、看話禪和默照禪語言觀的異同及其內在原因。下編將禪宗語言看作一種特殊存在方式的體現,通過「知識的考古」,揭示其獨特殊性的概念結構與可理解的意義,從而破譯了大量荒誕、玄妙的禪語密碼,合理解釋了許多古怪奇特的公案在禪學上的價值。本書在俗語言研究方面有不少精彩的見解,而關於點化法、借用法、方案法的分析,則給予文學理論以極多的啟示。文筆富有哲理而詩意盎然,尤引人入勝。 周裕鍇,1954年生,成都華陽人。文學博士,四川大學文新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俗文化研究所副所長。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任中國蘇軾學會會長,韓國東方學會、中國宋代文學學會、中華詩教學會副會長,《文學遺產》、《中國詩學》、人大復印資料《古代近代文學研究》等刊編委。日本大阪大學客座研究員、台灣東華大學、台灣大學客座教授。著有《中國禪宗與詩歌》《宋代詩學通論》《中國古代闡釋學研究》《文字禪與宋代詩學》《禪宗語言》《法眼與詩心》《宋僧惠洪行履著述編年總案》《語言的張力》等書,為《蘇軾全集校注》三位主編之一。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