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可是, 我就是會在意! : 給人際玻璃心, 看透自導自演內心戲, 停止煩惱的無限放大 /

  • 點閱:159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想不想甩開眾人眼光,任性卻率性地漂亮活著?日本最懂人心的精神科醫師「和田秀樹」教你看穿八大人際「玻璃心」,揮別情緒勒索、人情綁架的焦慮陷阱,不再提心吊膽、想太多!◆ 夜深人靜時想起早上做過的丟臉事,超絕崩潰!◆ 加了新朋友,臉書、IG發文字字斟酌,最後乾脆不PO了。◆ 會議中主管面無表情、眉頭糾結,是不是自己哪裡犯錯?◆ 生活中好多事都只能一個人苦撐,根本沒有人能幫我……★ 處處顧慮他人,害你無法「做自己」! 拜科技發達、言論自由之賜,個人看法的主張和交流越來越容易。結果,不只職場、社交場合需要懂潛規則、善應對,連在網路社群上「為何不按讚?」「這留言什麼意思?」「他只回貼圖是生氣了嗎?」都開始困擾著你。 你並非想當步步退讓的好人,但更不想變成不懂讀人際空氣的「討厭鬼」。於是許多情緒一不小心就越想越深;擔憂、煩惱變成自我質疑與抱怨,結果日子過得綁手綁腳、滿腹委屈,連真心想說的話也說不出口。 「為什麼是我?」「對啦,我就衰!」「我知道是小事,但就是很在意!」待人處事真誠善良的你,也常忍不住這樣抱怨,覺得都是他人的眼光讓你難以隨心所欲?★ 煩惱總是「想」出來的,如何學會適時喊停? 事實上,很多時候別人根本沒有你想的「那麼在乎」你所在意的事情——是內心的情緒陷阱誘導你從「想像的」他人角度檢視自己。於是,你「小小的期待」不敢說出口,變為壓抑委屈的庸人自擾;預設的擔憂沒去找答案,累積成難以承受的精神壓力。 「日本最懂人心的精神科醫師」和田秀樹便指出,這種過度在意他人目光的壞習慣,除了使人無法自在與重要的人相處、耗費無謂的社交能量、養成玻璃心,最終甚至會害你慣性忽視自己真正的感受與想法。 你細心思量,因為害怕被討厭、期待被喜歡,然而你不知道,根本沒有人討厭你。★ 專治八大「玻璃心」,從焦慮、罪惡感的情緒陷阱中解脫! 為了讓你從他人目光解脫、不再討厭自己,本書會藉由輕鬆好讀的情境圖解,帶領你理解「八大玻璃心」背後潛藏的情緒陷阱。 只要能破解這些焦慮和罪惡感的假象,糾結的情緒自然就能得到緩解,你也會知道如何真正隨心、自在地面對自己和別人,不再讓「他人想法」阻礙你的抉擇與期待。如此一來,你就會擁有喜歡自己的勇氣,甩開眾人眼光,任性卻率性地漂亮活著! 擺脫自討苦吃「玻璃心」、阻止煩惱放大的案例有——◆案例一:社群網站上有些不太熟的網友,讓你不敢暢所欲言,其實覺得很煩。 (X)情緒陷阱誤導你:「我寫這些東西人家怎麼想?我這麼說會不會被網路霸凌?」 (O)事實上:你真正需要重視的,是願意與你交心的核心摯友。太過顧慮半生不熟的朋友,反而會讓你失去自我和有益的交流。◆案例二:上班出門太趕,你把頭髮睡翹了來不及整理。 (X)情緒陷阱誤導你:「大家都覺得我的頭髮很翹、很醜!超丟臉的!」 (O)事實上:一般人大多只在乎自己,不在意他人。同事很可能看到了卻不在意,其至根本沒有察覺!只有你心中的「自卑點」,讓你不斷在意它,坐立難安。◆案例三:想要請假休息,但又擔心少了你,公司會很困擾,自己應當負起責任。 (X)情緒陷阱誤導你:「如果我不在,那些事情怎麼辦?一定會一團亂的!」 (O)事實上:工作也好、私人關係也好,完全只靠你獨自去做就會完成的事情,並不存在。好好放假,找回自身與外界的平衡吧!

■作者簡介和田秀樹和田秀樹 和田秀樹精神科醫師,主要研究領域為精神分析、團體治療。現為國際醫療福祉大學研究所教授、川崎幸醫院精神科顧問、一橋大學國際暨公共政策學系客座教授,和田秀樹身心診所院長。首位於《自我心理學國際年刊》中發表論文的日本人,被稱為「日本自我心理學研究第一人」。首部執導的電影作品《東大灰姑娘》,獲得摩納哥國際電影節最佳作品獎。目前活躍於日本心理、醫療、和教育界。臺灣翻譯著作繁多,是知名度非常高的日本心理學作者之一。 蔡麗玲 蔡麗玲國立清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日本關西大學文學研究科博士。曾獲日本交流協會獎學金、扶輪米山獎學金留日攻讀學位。現任日本語文教師,閒暇時譯寫日語書籍,深度推薦傳述日本自然、人文之美。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