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浪漫.夢境.許武勇 /

  • 點閱:107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系列叢書,精選十位各擅油畫、版畫、雕塑等領域之臺灣資深美術家,細述他們生命旅途中的層層風景,以及銘刻在臺灣藝壇的美術成就。
全套書以深入淺出的文字、精美細緻的圖版,結合電子書與影音的多元化閱讀模式,為讀者打造一套兼具美感、質感,輕鬆認識臺灣美術史的優質讀物。
 
許武勇,1920年出生於臺南市,來自一個貿易商家庭。從小天資聰穎,在公學校就讀時,功課一向名列前茅,美術成績更優於其他同學。
 
1933年,十四歲的許武勇考取臺北高等學校,接受日本美術老師鹽月桃甫長達七年的教導,不但開啟了他的藝術人生,也讓許武勇一生享受到美術世界之樂趣。鹽月老師教他「不要用手畫,要用頭腦畫。」讓許武勇得以透過自由的思考,追求有個性、有創造性的繪畫風格。
 
臺北高等學校畢業之後,許武勇考進東京帝國大學醫學部。他選擇醫學之路,是希望先有穩定的生活做後盾,才能完成畫家之夢。留日期間除了學習四年的素描,同時積極至美術館參觀展覽,接受名家真跡的洗禮,其繪畫作品更入選日本「獨立美術展」。
 
1946年,許武勇完成日本學業,返臺開啟醫生兼畫家的燦爛人生。1952年,又前往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深造,藉機會參觀不少美術館和畫廊,接觸西方藝術。當他首次看到夏卡爾(Marc Chagall)的畫作真跡,從此就愛上了超現實主義畫風,直接影響到日後獨特的繪畫風格。
 
從1948年開始,許武勇多次參加「全省美展」,其作品〈石楠花〉和〈夜曲〉曾獲省展特選獎。早年許武勇嚮往魯東(Odilon Redon)那種充滿神祕的象徵手法,以及夏卡爾的超現實風格;中晚期以後的創作以立體派技法出發,再加上各種繪畫技巧的影響。然而許武勇的立體派作品,不同於西洋的理性特質,而是著重在一種浪漫、悲天憫人的情懷,來營造他的理想世界,建立獨一無二、帶著鄉愁的羅曼蒂克之繪畫風格。
 
★ 107年度「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共十冊:
  《融會‧至真‧蔡雲巖》
  《浪漫‧夢境‧許武勇》
  《建構‧空相‧李 德》
  《痕紋‧印紀‧周  瑛》
  《低限‧無限‧李再鈐》
  《寂靜‧沉思‧陳景容》
  《色彩‧人間‧謝里法》
  《吾土‧笙歌‧劉耕谷》
  《鐵焊‧超越‧高燦興》
  《傳譯‧詩意‧撒古流》

陳長華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
 
資歷:
‧ 曾任國立故宮博物院專門委員、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專門委員、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聯合報》記者等職。
 
著作:
‧《台灣現代美術大系──抒情印象繪畫》、《寫景‧抒情‧何肇衢》、《臺灣美術家──黃土水》、《臺灣美術家──廖繼春》、《臺灣美術家──陳澄波》、《童心‧創意‧劉興欽》、《綺麗‧寫實‧陳輝東》;散文《最初的溫柔》、《美感經驗》、《打開記憶的盒子》等。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