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時間之書 /

  • 點閱:231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這本書具有魔力,遠勝近期所有討論時間的出版品。」──德國《焦點》雜誌 時間是什麼?從哪裡來、又要流向何方? 德國當代哲學大師邀你走入這場如詩如畫的時光之旅,一探最難解的永恆之謎

  ★《明鏡週刊》、《法蘭克福匯報》、《時代週報》等眾家媒體評論一致盛讚
  ★國際尼采學會大獎、托瑪斯‧曼獎、各大文學獎得主 最新暢銷力作
  ★耿一偉︱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助理教授 專文導讀

  「時間究竟是什麼?沒有人問我,我倒清楚,有人問我,我想說明,便茫然不解了。」──奧古斯丁,《懺悔錄》
  為什麼無聊的時候,總是度秒如年,快樂的時候,時間卻又倏忽即逝?
  時鐘的刻度呈現的只是客觀的時間衡量標準,
  是其中發生的事件改變了我們對時間的主觀感受,
  而時間的社會化與金錢化,更讓我們的世界彷彿不斷加速快轉。

  德國當代哲學大師薩弗蘭斯基帶領我們走進時間的迷宮,
  巧妙交織哲學、文學、歷史、藝術、科學和個人省思,以生命的各個切面來了解時間,
  從無聊、憂慮的時間,一直到社會化、世界、宇宙的時間,
  探索時間到底對我們做了什麼,而我們又用時間創造出什麼。
  人類縱然無法左右時間的流向,卻能與時間玩場遊戲,
  用創作的靈光來留住永恆的瞬間。

各界讚譽

  「一場饒富興味的旅程,帶領我們穿越時間經驗的迷宮,從無聊到永恆的時間……薩弗蘭斯基展現他慣用的精湛技藝和敏銳洞察力,交替運用幽默詼諧的嘲弄和妙語如珠的箴言來為時間下註腳。」──《明鏡週刊》(der Spiegel)

  「這本書具有魔力,遠勝近期所有討論時間的出版品。」──德國《焦點》雜誌(Focus)

  「本書最精采之處在於,薩弗蘭斯基巧妙地運用文學、文學史和哲學的角度來爬梳時間,從無聊的時間、開始的時間、憂慮的時間,一直到其他許多別出心裁的時間。」──德意志廣播電台(Deutschlandfunk)

  「薩弗蘭斯基如同歷來思想家與詩人的寶庫,讓他們穿越時間之河,來到有著各種疑難雜症的現代。」──《每日鏡報》(Der Tagesspiegel)

  「薩弗蘭斯基讓文學傳記變得平易近人,並將哲學的奧義公諸於眾。」──《南德日報》(Süddeutsche Zeitung)

  「薩弗蘭斯基天賦異稟,能將繁複的思想分門別類,更是才華橫溢的風格大師。」──《法蘭克福匯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

  「薩弗蘭斯基可說是德語世界最優秀的傳記作家,他的筆鋒既犀利、又充滿溫情。」──《法蘭克福評論報》(Frankfurter Rundschau)

  「薩弗蘭斯基是德國最舉足輕重的思想史作家……他的作品精彩絕倫,帶領讀者體驗知識的無盡奧妙。」──《每日鏡報》(Der Tagesspiegel)

  「薩弗蘭斯基的筆觸總是如此生動優雅,並具有相當的智識分量……他的文學與哲學書寫,為當代讀者注入了源源不絕的創意與活力。」──《時代週報》(Die Zeit)

  「薩夫蘭斯基博學多聞且品味高尚,文風既敏銳又雅致……他的功力深厚,能把最艱澀難解的文本轉化成好讀的文字。著實令人欽佩!」──《新蘇黎世報》(Neue Zürcher Zeitung)

作者簡介

呂迪格.薩弗蘭斯基Rüdiger Safranski
德國當代哲學大師和文學家,一九四五年生於德國羅特韋爾(Rottweil),高中畢業後,先後在法蘭克福(Frankfurt am Main)和柏林(Berlin)修習哲學、日耳曼語言文學、歷史學和藝術史,之後陸續擔任研究助理、《柏林手冊》(Berliner Hefte)編輯、德國電視二台(ZDF)的「哲學四重唱」節目主持人,二○一二年受聘為柏林自由大學(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的榮譽教授。

薩弗蘭斯基著作等身、獲獎無數,作品被翻譯超過三十國語言,其為歌德、霍夫曼、海德格、尼采、席勒、叔本華等大師書寫的傳記,皆獲得各界好評,被譽為是德語世界最優秀的傳記作家,二○○三年出版的《尼采:其人及其思想》(商周出版,2007)更獲得國際尼采學會大獎(Premio Internazionale Federico Nietzsche)等多項大獎。

重要獎項紀錄:
2017︱路德維希.希伯爾內文學獎(Ludwig-Börne-Preis)
2014︱托瑪斯‧曼獎(Thomas-Mann-Preis)、阿登納基金會文學獎(Konrad-Adenauer-Preis)
2006︱《世界報》文學獎(Welt Literaturpreis)、賀德林文學獎(Friedrich-Holderlin-Preis)
2005︱萊比錫書商獎(Preis der Leipziger Buchmesse)
2003︱國際尼采學會大獎(Premio Internazionale Federico Nietzsche)
2000︱薩克森安哈特州尼采獎(Friedrich-Nietzsche-Preis des Landes Sachsen-Anhalt)
1998︱恩斯特.羅伯特.庫爾提烏斯獎(Ernst-Robert-Curtius-Preis)
1996︱美茵茨學會威廉.海因澤獎章(Wilhelm-Heinse-Medaille der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und Literatur, Mainz)

相關著作:《尼采:其人及其思想》

譯者簡介

林宏濤
台灣大學哲學碩士,德國弗來堡大學博士研究。譯著有:《致死之病》、《血田》、《獵眼者》、《人的條件》、《自我的追尋》、《等待哥倫布》、《人造地獄》、《無私的藝術》、《藝術想怎樣》、《正義的理念》、《與卡夫卡對話》、《人的形象與神的形象》、《上帝的語言》、《神子》、《我的名字叫耶穌》、《如何改變世界》、《文明的哲學》、《奧斯卡與我》、《g先生》、《鈴木大拙禪學入門》、《啟蒙的辯證》、《菁英的反叛》、《詮釋的衝突》、《體會死亡》、《美學理論》、《法學導論》、《愛在流行》、《隱藏之泉》、《神在人間》、《眾生的導師:佛陀》、《南十字星風箏線》、《神話學辭典》、《與改變對話》、《死後的世界》、《讀論語學英語》等作品。

相關著作:《g先生:關於宇宙創造的小說》《人的條件》《大蛻變》《奧斯卡與我:普列希特給兒子的 20 堂哲學課》《愛在流行:一個基督徒的談話省思》《曾經,有個偉大的素描畫家:卡夫卡和他的41幅塗鴉》《正義的理念》《死後的世界》《法學導論》《獵眼者》《等待哥倫布》《致死之病:關於造就和覺醒的基督教心理學闡述》《與卡夫卡對話》《與改變對話》《與改變對話(首刷限量書衣版)》《菁英的反叛》《讀論語學英語:論語中英文譯注讀本》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