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認知老化的理論與實務 = Cognitive aging : theory and practice /

  • 點閱:214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認知老化的理論與實務》 大腦神經細胞的老化是不可逆轉的事實,人口老化對整體社會既是一種機會,也是一種威脅。對高齡工作者而言,最大的挑戰在於:「瞭解導致高齡者認知功能下降的原因,並找出提升認知功能的解決策略。」 本書從「神經認知科學」的角度,引導讀者認識大腦各部分的神經認知功能,以及大腦在個體老化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變化,並專章說明大腦「前額葉皮質」在高齡者認知功能展現上的角色。本書也根據認知老化的相關理論,規劃一系列的認知促進課程,每一個活動都可以有效減緩高齡者認知功能的下降。 期待本書能鼓勵更多夥伴勇敢的嘗試,透過活動讓高齡者瞭解老化、面對老化,同時減緩老化對認知功能的損傷程度。

作者介紹 秦秀蘭 現職: 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老人福祉與社會工作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學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博士 經歷: 新北市國中輔導教師、主任、校長共28年    學術專長: 高齡團體課程規劃、老人心理諮商與輔導、認知與學習、NLP專業執行師 學術服務: 臺灣新高齡社區健康發展學會理事兼執行長 財團法人私立禪光育幼院院長 著作: 《牽絆一生的愛》(1996)、《美國有效能學校的新鐘擺:社區參與》(1997)、《以班親會共築台灣的希望工程》(2001)、《家校合作的學校創新經營模式之推廣》(2005)。 〈社區中心功能再造的方案規劃──社區創意生活圈的建構〉(2008)、〈家校社區協作:台灣的經驗及未來的挑戰〉(2009)、〈社區高齡志工團體課程規劃之研究〉(2010)、〈問題、新觀點:從大腦前額葉的補償性功能看見高齡學習的「能」與「不能」〉(2012)、‘Esearch on the emotional aging of positivity effect and negative bias of old people in Taiwan’(2012)。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