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醫用微生物學 /

  • 點閱:130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第8版醫用微生物學讓讀者徹底了解微生物及其所造成的疾病。此簡潔、易於使用的內容,以清楚描述及具吸引力的方式呈現微生物學和免疫學的基本原理-可有效協助您準備課程、考試及其他用途。•內容包含基本原理、免疫學、實驗室診斷方式、細菌學、病毒學、真菌學及寄生蟲學,協助您掌握必要資訊。•徹底更新有關人類微生物組及益生菌/益生元的最新資訊,其中包括人類微生物組對健康和疾病影響的新章節。•新的章節摘要介紹每個微生物章節,包含觸發詞,為每個主題提供簡潔的介紹或簡便的複習方式。•以臨床病例說明流行病學、診斷及傳染病療法,增強臨床方面的學習。•彩色臨床照片、圖像及插圖幫助您以視覺方式了解感染的臨床表現。•摘要表及文字框強調基本概念和學習重點能幫助考試複習。

第8版醫用微生物學讓讀者徹底了解微生物及其所造成的疾病。此簡潔、易於使用的內容,以清楚描述及具吸引力的方式呈現微生物學和免疫學的基本原理-可有效協助您準備課程、考試及其他用途。•內容包含基本原理、免疫學、實驗室診斷方式、細菌學、病毒學、真菌學及寄生蟲學,協助您掌握必要資訊。•徹底更新有關人類微生物組及益生菌/益生元的最新資訊,其中包括人類微生物組對健康和疾病影響的新章節。•新的章節摘要介紹每個微生物章節,包含觸發詞,為每個主題提供簡潔的介紹或簡便的複習方式。•以臨床病例說明流行病學、診斷及傳染病療法,增強臨床方面的學習。•彩色臨床照片、圖像及插圖幫助您以視覺方式了解感染的臨床表現。•摘要表及文字框強調基本概念和學習重點能幫助考試複習。 審閱者簡介商惠芳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微生物免疫學科副教授
王蓮成長庚大學醫學院寄生蟲學科教授 審閱序醫用微生物學(Medical Microbiology) 英文首版自1990 年以來,平均每3 ∼ 4 年即推出新版,至今已出至第八版。本書採用簡單清楚的方式,說明醫用微生物學的基本觀念,以表格的呈現重要的細節,並提供色彩豐富的圖解來幫助學習。全書內容包括有實驗室診斷學、免疫學、細菌學、病毒學、真菌學和寄生蟲學等。在介紹各種微生物的個論中,本書亦提供許多臨床案例及病例照片,如此更能觸動讀者們興趣,也更容易記憶,讓醫學生在學習微生物免疫學時,就能將臨床疾病與基礎科學產生聯結。本書內容詳盡,極力追求基礎理論與臨床案例並重,可說是同類教科書中最適合醫學及生命科學領域的學生,但在國內的學生,英文書寫的內容常是閱讀和理解上的一大挑戰,語言可能產生的理解與認識錯誤,使他們無法深入瞭解這本優良的微生物免疫學教科書。因此,台灣愛思唯爾有限公司於2011 年,邀請本人審閱本書第六版。而到了2015 年,台灣愛思唯爾有限公司開始著手第八版翻譯與出版,本人很榮幸能夠再次擔任審閱。在本次改版中,台灣愛思唯爾有限公司為追求內容的嚴謹,更邀請長庚大學醫學院寄生蟲學科的王蓮成教授審閱寄生蟲學的章節。此書由不同譯者協助翻譯,譯者的翻譯各有習慣,在逐字審閱的過程中,雖盡量保持全書的一致性,仍難免有疏漏之處。尤其是中文譯名的統一,讓平時慣於直接研讀英文資料的我也耗費不少時間,但有些譯名的採用仍不甚完美,尚祈先進及專家讀者們不吝指正,俾再版時修訂。最後,在順利付梓之際還要向參與本次再版的譯者群-李則平、高上淨、蘇耿民、蘇致豪(以上按姓氏筆劃排列) 表達最深的致謝!商惠芳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原序我們對於微生物學和免疫學的知識不斷增長,透過初期建構良好基礎,將使我們更易理解未來發展。
對初學者而言,醫用微生物學可能是個令人迷惑的領域。我們在學習微生物學時將面臨許多問題:該如何理解這些學名?這些疾病是由哪些傳染原引起?為什麼?什麼時候?誰處於危險之中?有治療方式嗎?然而,這些問題可減化為一個基本問題:我需要知道哪些訊息以幫助我診斷及治療遭感染患者?
當然,近年來書店中充斥許多微生物學教科書,內容包含許多關於學生需要了解哪些知識和如何教學的理論。雖然我們沒有聲稱擁有一個正確教導醫用微生物學的方法( 醫學教育真的沒有一個完美的方法),但我們根據多年教導醫學生、居民、傳染病研究員及編輯前七個版本的經驗來修訂此版本。我們試圖以簡單、明瞭的方式將醫用微生物學的基本概念傳授給不同類型的學習者。內容皆以直截了當的方式書寫,希望以簡單明瞭之方式解釋困難的概念。在此版本中,我們嘗試挑戰自己,希望提高讀者的學習經驗。新版中,章節摘要和學習輔助工具放置於每個章節的開頭。改以表格格式呈現細節,而不再是冗長文字,並提供彩色插圖予視覺學習者。臨床案例則將實際情況與基礎科學進行連結。重點皆列於專欄以幫助學生學習,而研究問題,包括:臨床案例,則與每章節內容有關。每個部分(細菌、病毒、真菌及寄生蟲) 由微生物引發之疾病介紹開始,並提供複習教材。
我們對微生物學和免疫學的了解正迅速增加,於所有領域皆有令人振奮的新發現。我們透過作為作者和教師的經驗,選擇最重要的資訊和解釋納入本書中。每個章節都經過仔細更新及拓展,以含括最新的醫學相關發現。在這些章節中,我們試圖提出有助於學生產生興趣的教材,並使大家清楚了解每種微生物的重要性及其所產生之疾病。
我們於每個醫用微生物學版本中,皆改善及更新我們的呈現方式。第八版有許多顯著變化。本書首先概略介紹微生物學及人類微生物組和流行性感染疾病。人類微生物組( 存在於我們身體的正常微生物群體) 現在被認為是另一個器官系統,其細胞數為人類細胞的10 倍之多。這些微生物組可教育免疫反應,幫助食物消化,並保護我們免於更有害的微生物感染。另有章節介紹微生物學家和免疫學家使用的技術,隨後則介紹功能性免疫系統。介紹免疫細胞和組織後,則是關於先天免疫和關於抗原特異性免疫、抗微生物免疫和疫苗的章節。關於細菌、病毒、真菌及寄生蟲的部分也已重新編排。每個部分由相關的基礎科學章節介紹開始,接著介紹各種微生物造成的疾病,然後描述個體所含微生物,「微生物展覽」。每個介紹特定微生物章節皆由摘要開始(包括:觸發詞),這些皆被置於電子版本的適當位置。與先前版本一樣具有許多摘專欄、表格、臨床照片及原始臨床病例。我們相信學生會認為臨床案例特別有趣且具啟發性,因此將其納入,且他們可有效呈現一個複雜的主題。「微生物展覽」中的每個章節會引入相關問題,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並引導他們探索此章節。本質上,此版本提供了可理解的內容、細節、範例和可供未來複習的合集。 致未來同僚:學生學習醫用微生物學給人的第一印象似乎取決於記憶。微生物學看似只包含屬無數的真實現象,但微生物學和免疫學也具其邏輯性。就如同一位醫療偵探,第一步是了解你的罪犯。微生物在我們的身體中建立了一個利基;部分是有益的,可協助我們消化食物和教育我們的免疫系統,然而,其他則可能導致疾病。它們引發疾病和導致疾病的能力取決於微生物與宿主間交互作用,以及隨後發生的先天和免疫保護性反應。目前有許多學習微生物學和免疫學的方式,最終使用含有越多感官的學習素材,越易協助你建構記憶及學習。一個有趣和有效的學習方法是像醫生一樣思考,治療每一種微生物及其產生的疾病,就如同它感染了您的患者一般。為每個微生物感染創造一位患者,並比較和對比不同的患者。執行角色扮演,並詢問七個基本問題:誰?位置?時間?為什麼?何種?什麼?如何?例如:誰有疾病的風險?這種微生物在哪裡引起感染(身體部位和地理區域)?什麼時候是分離此微生物的重要時機?為什麼此微生物能引起疾病?哪些物種和屬具有醫學上重要意義?應該進行何種診斷測試?如何處置此感染?所遇到的每種微生物都可全面性檢視。使用以下字母縮寫建立臨床病例,並了解每種微生物的基本資訊:DIVIRDEPT。微生物產生之疾病(disease) 是如何存在於患者及鑑別診斷中?您要如何確認診斷並鑑別(identify) 引發疾病的微生物?引起疾病的微生物毒性(virulence)為何?此感染會造成哪有益和有害的先天(innate)和免疫(immune)反應?微生物複製(replicating)需要哪些特定條件或機制?這些疾病(disease)的特徵和造成的後果為何?這些感染的流行病學(epidemiology)為何?如何預防(prevent)這些疾病?如何加以治療( t reatment) ?回答DIVIRDEPT 問題需在章節中跳躍式尋找資訊,而這將幫助你學習此教材。對於每種微生物,學習三到五個與微生物相關的單字或簡短字句-這些將刺激你的記憶(觸發詞,提供於新章節的摘要中),並將多種不同層面的現象組織為具邏輯性的圖像。發展替代性相關詞彙。例如,本書以系統分類結構介紹微生物(通常稱為「微生物展覽」,但作者認為是介紹微生物最簡單的方式)。選定一種毒性( 例如:產生的毒素)或疾病類型(例如:腦膜炎),並列出具該性質的微生物。試想一位患者遭受特定媒介感染,並建立病史。向你假想的患者和你來的同事解釋診斷結果。換句話說,不要只試圖記住教科書中的文字;相反地,使用各種方式刺激你的頭腦,並挑戰你對於內容的理解程度,這將使它更為有趣。利用介紹每種微生物前的章節摘要來檢視及精進你的「鑑別診斷」,並以邏輯「箱」來分類微生物。熟悉此教科書及其所提供的其它教材,你將不只學到這些教材,還擁有一本未來可用的工具書。
此種規模的教科書需要許多人的奉獻才能完成。我們非常感謝Elsevier 工作人員提供寶貴的專業意見,特別是Jim Merritt、Katie DeFrancesco和Rhoda Howell。我們還要感謝在第八版 醫用微生物學撰寫過程中提出建議和建設性批評的學生及同事們。 SECTION 1入門1 醫用微生物學序論 22 健康者及病患體內的人類微生物組 53 滅菌、消毒與抗菌 12 SECTION 2實驗診斷的原理4 顯微鏡和體外培養 185 分子診斷學 256 血清學診斷 30  SECTION 3免疫反應的基本概念7 宿主保護性反應的成員 388 先天性的宿主反應 529 抗原專一性免疫反應 6910 對傳染原的免疫反應 9111 抗微生物疫苗 116 SECTION 4細菌學12 細菌的分類、構造及複製 12813 細菌的代謝與遺傳 14314 細菌致病機制 16115 細菌在疾病中所扮演的角色 17216 細菌性疾病之實驗室診斷 18517 抗菌劑 19518 葡萄球菌與相關的革蘭氏陽性球菌 20619 鏈球菌屬與腸球菌 22220 桿菌 24521 李斯特菌及相關的革蘭氏陽性桿菌 25322 分枝桿菌屬與抗酸性細菌 26523 奈瑟氏菌屬及相關細菌 28424 嗜血桿菌與相關細菌 29525 腸桿菌科 30526 弧菌屬及相關細菌 32327 假單胞菌屬與相關細菌 33128 曲狀桿菌屬及螺桿菌屬 34129 其他各種革蘭氏陰性桿菌 35030 梭狀芽孢桿菌 36831 不形成芽孢的厭氧細菌 38232 密螺旋體、包氏螺旋體與鉤端螺旋體 39333 黴漿菌和尿漿菌 40934 立克次體、艾利希體與相關細菌 41335 披衣菌與類披衣菌 426 SECTION 5病毒學36 病毒的分類、構造與複製 43637 病毒的致病機轉 45738 病毒在疾病中扮演的角色 47039 病毒性疾病的實驗室診斷 48040 抗病毒藥物與感染管控 48941 乳突病毒和多瘤病毒 49942 腺病毒 51143 人類疱疹病毒 51944 痘病毒 54745 細小病毒 55546 小RNA 病毒 56147 冠狀病毒與諾羅病毒 57448 副黏液病毒 58149 正黏液病毒 59550 彈狀病毒、絲狀病毒與博爾納病毒 60651 呼腸病毒 61552 披膜病毒與黃病毒 62453 本洋病毒科與沙狀病毒科 63854 反轉錄病毒 64555 肝炎病毒 66556 傳染性蛋白疾病 683 SECTION 6真菌學57 真菌的分類、構造與繁殖 69058 真菌疾病的致病成因 69859 真菌在疾病中的角色 70860 真菌疾病的實驗室診斷 71161 抗真菌劑 72362 表淺性與表皮真菌病 73763 皮下真菌病 74964 雙相性真菌所引起的全身性真菌病 76065 伺機性真菌病 77866 不尋常或不確定病原的真菌與類真菌感染症 80867 真菌毒素與真菌毒素中毒 820 SECTION 7寄生蟲學68 寄生蟲之分類、結構及複製 83069 寄生蟲疾病的致病機轉 83870 寄生蟲在疾病中的角色 84371 寄生蟲疾病的實驗室診斷 84672 抗寄生蟲藥物 85673 腸道和泌尿生殖道原蟲 86574 血液及組織中的原生動物 88075 線蟲 90476 吸蟲 92577 絛蟲 93778 節肢動物 951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