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寫作的起點 : 邁向寫作大師之路, 寫好自己的人生故事 /

  • 點閱:194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美國亞馬遜書店每月最佳選書☆ ☆史蒂芬‧金、雪兒‧史翠德、喬治‧桑德斯 一致讚譽☆ 「學會寫作之前,先寫好自己的人生故事」 暢銷書作家兼知名寫作教授30年授課精華 回憶錄寫作——認清真實自我,梳理生命意義,進而自我療癒的一場精神救贖。
「如果做得對,在某種程度上,創作回憶錄就好像是用你自己的拳頭打自己。」 ——摘自《寫作的起點》 「瑪莉・卡爾的回憶錄令我震驚……不僅是因為內容的猛烈、美妙,以及對白話文的掌控令人討喜,更多是來自創作本身極高的完整度。」——史蒂芬‧金(Stephen King) 「卡爾是國寶級人物——一位才懷隋和的天才,還是一名出色的導師。這本關於回憶錄的寫作指導, 富含超凡的洞見與獨特的歡愉。任何渴望寫作的人都會從中獲得啟發,而任何熱衷於檢視生命的人,都會重燃對語言與文學的愛。」——喬治・桑德斯(George Saunders) 「瑪莉・卡爾的又一大作,異於尋常的洞察力、狂野的娛樂性、極度的真誠懇切,一本風趣迷人、非讀不可的書籍。《寫作的起點》將成為未來幾年有關閱讀和撰寫回憶錄的權威著作。」——雪兒・史翠德(Cheryl Strayed) 拆解海明威、納博科夫、喬治‧歐威爾、法蘭克‧麥考特……文學大師打動人心的關鍵要素! 撰寫回憶錄,是認清真實自我,梳理生命意義,進而自我療癒的一場精神救贖。然而即便是極具寫作經驗的作家,也往往會在回憶錄上栽跟斗,通篇盡是虛假的自我。 瑪莉・卡爾以其特有的幽默、犀利見解、及直爽,解析偉大的回憶錄作品必備的要素,探討《流動的饗宴》、《說吧,記憶》、《向加泰隆尼亞致敬》、《安琪拉的灰燼》、《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多本著名回憶錄成功與失敗之處,告訴想寫作的你如何在繁雜的信息與記憶的迷霧中理清頭緒,並勇敢在眾人面前自我剖析,同時引起讀者共鳴,寫好你的人生故事! 隨著剖析文學回憶錄巨作,你將掌握以下幾個寫作原則與技巧: ☆ 遠離寫作陷阱,創造個人敘事風格 →  裝腔作勢絕對會讓讀者失去耐性。 →  華麗的辭藻可能會過度浮誇或失焦。 →  跳脫故作文雅的陷阱與為了書寫而捏造出來的虛假自我。 →  找出專屬自己的觀點與敘事風格。 →  寫出真正打動讀者的故事。 ☆ 說故事的力量, 讀者宛如身歷其境 →  運用簡單詞彙、以貼近你日常說話的方式反而能好好說故事。 →  想像你是在為某人寫作,有助於從龐雜的記憶與眾多資料中理出頭緒,安排資訊的順序。 →  善用氣味、聲音、動作等感官性來描述細節。(「他的牙縫很大」與「他牙縫間的空隙塞得下一隻HB鉛筆」,那個更有畫面?) →  找尋具有象徵意義的物件,讓讀者宛如身歷其境,對故事的進展更能產生共鳴。 ☆ 善用衝突與情感,製造情節高潮 →  找出內在的衝突點,化為全書脈絡與情節進展的動力。 →  善用情感衝突,製造全書情感核心與情節高潮。 ☆ 突破寫作瓶頸,反覆修訂出好作品 →  遭遇寫作瓶頸時,各種突破困境的小技巧。 →  好的作品絕非橫空出世,必定經過反覆檢視修訂,別怕傷筋動骨地大肆修整。 跟著回憶錄寫作大師,找出自己獨有的聲音與筆觸,寫下最深刻的人生故事! 瑪莉・卡爾的回憶錄《大說謊家俱樂部》曾高踞《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前列,該書被譽為引爆了當今回憶錄創作的熱潮。其後的兩部作品《櫻桃》和《重生之光》,也是極具批判性的暢銷巨作。她開授寫作課程三十年,在雪城大學榮獲許多項教師獎。該寫作課程造就了如雪兒・史翠德、基思・格森(Keith Gessen)、珂倫・札爾克斯(Koren Zailckas)等知名作家。在《寫作的起點》裡,瑪莉・卡爾綜合自己作為寫作教授、心理療程病患、作家、靈性探索者、康復的酒癮患者等多個身份,打開一扇獨特的窗口,供讀者深入回憶錄寫作形式的結構與藝術,風格一如她本人的回憶錄創作——不羈中有著深刻醒悟,同時又妙趣橫生。 瑪莉・卡爾以最喜愛的回憶錄的片段和同儕作家所經歷過的趣聞軼事為錨,將自己個人的寫作過程赤裸裸地呈現在讀者面前。附加那些關於她如何與親友應對進退的內幕故事,以及更加深度探測她自己腦子裡的黑暗地帶。她也敲開了我們對回憶與身分認識,並生動闡明反省過去所帶來的淨化力量。每一個擁有內在生命或複雜經歷的人,無論是作家或讀者,都會與之產生共鳴。 《寫作的起點》將加入經典著作《史蒂芬.金談寫作》與安.拉莫特《關於寫作:一隻鳥接著一隻鳥》的行列,以優雅和平易近人的姿態,探討今日最受歡迎的文學形式之一——一部出自優秀大師的力作,揭開帷幕道出她才華背後的密技。

瑪莉‧卡爾(Mary Karr) 《大說謊家俱樂部》(The Liar’s Club)、《櫻桃》(Cherry)、《重生之光》(Lit)三本得獎暢銷回憶錄的作者。曾獲頒古根漢詩詞文學研究基金,以及詩文類「手推車獎」(Pushcart Prizes),其他榮譽包括懷亭作家獎助金(Whiting Writer’s Award)、筆會/瑪莎‧阿爾布蘭德獎(PEN’s Martha Albrand Award)及芮德克里夫學院(Radcliffe College)邦庭獎學金(Bunting Fellowship)。目前任教於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為主教佩克基金教授席之文學教授(Jesse Truesdell Peck Professor of Literature)。 沈維君 長榮大學翻譯系畢業,在文字的世界享受難以言喻的快樂與痛苦,學習以有限的自己連結無限的世界。譯有:《我們要有足夠的勇氣讓自己心碎:雪兒‧史翠德最珍愛的132則生命靈光》、《身體的想像,比心思更犀利》、《關於人生,我確實知道……》、《簡單生活,生命中的快樂小事》、《我們要有足夠的勇氣讓自己心碎》、《艾莉絲的莫內花園》、《人本獲利時代》、《成為賈伯斯》(合譯)、《說服自己,就是最聰明的談判力》、《找到不再孤單的自己》、《ICARE!傳奇式服務,讓你的顧客愛死你》、《讓自己適應壞世界》、《5 個選擇:不被瑣事纏身,每天都有高效生產力》(合譯)等書。 蘇楓雅 墨爾本大學文學學士,曾工作旅居日本三年,曾任天下文化編輯、大小創意智識編輯、泰奧揚森策展企劃、群傳媒電子書商品部資深經理。譯有《死人的生活》、《半農半X的生活》、《這樣記不會忘:用腦科學打造記憶力》、《碎碎念就能學好英文》、《環繞世界的小鴨艦隊》、 《Frank Gehry談藝術設計×建築人生》、《上山種下一棵樹》、《蔬果大驚奇》、《宇宙迷宮》、《暴徒廚房:狂妄廚師的健康蔬食食譜》、《我是建築師,那又如何?:建築大師法蘭克・蓋瑞的藝術革命與波瀾人生》等書。熱愛文字與旅行,崇尚天然生活。現居墨爾本。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