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花間集 /

  • 點閱:180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花間集》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部最早、規模最大的晚唐五代文人詞的總集,由後蜀貴族子弟趙崇祚選編,成書於後蜀廣政三年(940年),共收錄了18位詞人的五百首詞作。這部詞集以古代貴族女性的生活和愛情為主要描寫內容,以娛樂遣興為創作目的,以詞藻工麗、篇章情美為其表現風格,是愛情詩詞中的精品。

  詞產生於唐代,流行於中唐以後。最初的詞是為適應古代樂曲歌唱的需要而創作 (即所謂倚聲填詞)。到了中晚唐,這種既適於歌唱,又具有獨立之藝術價值的詩體開始走向成熟,在音節和句型長短方面形成一套固定的格律。晚唐以後,詞不僅在格律上鑄煉成形,而且在情志的抒寫上達到相當的深度,出現了以專集問世的詞家。《花間集》便是這一時期詞作的代表。

  花間詞人生活於晚唐五代。這期間,軍閥混戰,六十多年間(公元907~974年),多次改朝換代,中原一帶廣大人民經常處在黑暗、動盪的生活中。然而,西蜀一帶,因群山峻嶺的阻隔,相對處於比較安定的狀態。身居這種偏安、繁華都市中的帝王、大臣及文人卻又普遍產生一種朝不保夕的危機感,於是便滋長了及時行樂的思維。他們這時將關注點從國家社稷轉向世俗生活,轉向繡房閨閣,轉向自己身邊的小天地和內心世界,轉向對美女與愛情生活的抒寫,於是便有了《花間集》中這些具有獨特之美感、驚艷絕倫的詞作。

  處於現代生活中的人,可以說已無緣聆聽古代曲子詞那精妙玲瓏的音韻與旋律了。然而,他們仍能從這部古代流行歌曲詞集中,感受到優美典雅、手法卓異之相思曲的動人魅力。相信那長短抑揚的音調,會如珠落玉盤般環繞我們耳邊,那優美的詞句,會使熱戀中的情侶產生不盡的遐思。出版這部以雅俗共賞為目標的《花間集》注釋簡析讀本,會幫助讀者加深對原作的理解,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

作者簡介

趙崇祚

  字弘基,甘肅天水人,五代後蜀人。後蜀開國功臣趙廷隱之子,《花間集》的编纂者。

  《花間集》是中國五代十國時期編纂的一部詞集,也是文學史上的第一部文人詞選集,成集於公元940年,共收錄18位作家的500首作品。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我國早期詞史上文人詞創作的主體取向、審美情趣、體貌風格和藝術成就,真實地體現了早期詞由民間狀態向文人創作轉換、發展過程的全貌。花間詞規範了詞的文學體裁和美學特徵,最終確立了詞的文學地位,並對宋元明清詞人的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