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哈佛中国史 /

  • 點閱:248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哈佛中國史”由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自2009年2月出版第一卷以來至今全六卷已經出版完畢。本叢書是一套完整的中國古代通史著作,系統地講述了中國古代從秦至清的諸代王朝歷史,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生活等等,編排圖文並茂,文筆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叢書主編為著名漢學家蔔正民(Timothy Brook),分卷編寫者都是海外知名漢學家,並在相關領域具有權威性。出版本叢書能為國內歷史學界提供一種全新的西方視角,適合所有對中國歷史和文化感興趣的讀者。這部由卜正民主編的叢書是哈佛大學出版社的又一力作,它讓我們以不同的眼光思考中國。——喬納森•米爾斯基(Jonathan Mirsky)《文學評論》(Literary Review)

[加]蔔正民(Timothy Brook),加拿大學者。師從孔飛力教授,1984年畢業于美國哈佛大學,現為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歷史系教授,兼聖約翰神學院院長。主要研究中國明代歷史和史學理論。著有《亞細亞生產方式在中國》、《中國與歷史資本主義》等9部學術著作。他的新著《縱樂的困惑》獲得2000年美國“列文森中國研究最佳著作獎”。著有哈佛中國史中《掙扎的帝國:元與明》。[美] 陸威儀(Mark Edward Lewis),生於1954年,斯坦福大學Kwoh—Ting Li (李國鼎)中國文化講座教授,美國著名的中國古代史專家,曾在芝加哥大學獲得學士、哲學博士學位,在國際對外漢語項目(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Program)學習中文。著有諸多關於古代中國的著作,如《早期中國的寫作與權威》《早期中國的空間構造》等。同時他也繼承了哈佛大學東亞史和中國史研究的優秀學術傳統。他的研究關注中國文明的不同方面,以政治的、社會的層面來考察中國問題。著有哈佛中國史中《早期中華帝國:秦漢》《分裂的帝國:南北朝》《世界性的帝國:唐朝》。[美] 迪特•庫恩(Dieter Kuhn),生於1946年,曾先後在英國劍橋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東亞美術史所和柏林大學工作和任教。現任維爾茨堡大學漢學系教授。其主要著作有:《宋王朝——從其文化看一個新社會的形成》、《中國絲麻紡織技術史》(1988,李約瑟博士主編的《中國科學技術史》叢書中的第5、9卷)、《墓葬研究有助於中國史的研究》、《地位和禮儀——從遠古代到西元十世紀貴族的中國》。著有哈佛中國史中《儒家統治的時代:宋的轉型》。[美] 羅威廉(William T. Rowe) ,1967年獲得美國維思裡安大學(Wesleyan University)英文文學學士學位,1980年獲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1982年以來一直執教於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歷史系,現任John & Diane Cooke中國史講座教授、歷史系主任。同時他也是美國《晚期中華帝國》雜誌主編、美國《近代中國》和《城市史雜誌》編委。主要研究方向為近代東亞的社會經濟和城市史。著有《漢口:一個中國城市的商業和社會,1796—1889》、《漢口:一個中國城市的衝突和共同體,1796—1895》,以翔實的材料和嚴密的論證,被視為研究中國新城市史和社會史的代表作,證明了馬克斯•韋伯所謂的“中國沒有形成成熟的城市共同體”論斷是對中國社會發展的一個極大誤解,也奠定了他在學術界的地位。上述第二本著作還榮獲1989—1990年度美國城市史學會最佳著作獎(Best Book on Non-North American Urban History),並引發了中國研究關於“公共領域”和“市民社會”的激烈爭論。著有哈佛中國史中《最後的中華帝國:大清》。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