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一群人的老後 : 我在台北銀髮村的三千個日子 /

  • 點閱:151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同居共老,一種人生七十開始的幸福選項!
慢享幸福,晚年不晚,
這裡記錄了我和我的老朋友們的第四人生;
一起度過了三千個銀光閃閃的暮年日常,
一部相互陪伴、笑著走下去的一部老後生活書。
都說人生七十才開始,
這階段的我們有新的迷惘與難題,
也活出各自的美好與優雅。
進入熟齡,擁有一段晚美人生,您準備好了嗎?


青春期有青春期的困惑與無邪、壯年期有壯年期的煩惱與自信,
退休之後的老年生活,有了閒情,但也有焦慮與迷惘。

入住養老院十年,身為養老院裡的「年輕人」,
作者不僅寫實地記錄下養老院中的老年百態,
也真實地描繪出面對自己逐漸變老的心境、
與其他長者相處的「團體」生活。
有尊嚴、有溫暖、有健康的自我調適,
是一本充滿體悟與愛的老後生活書。

老年百態有笑有淚、老年心境有苦有樂,
在笑淚苦樂之中,邁入暮年之際,
如何依舊過得樂觀優雅、充實富足?
年過七十的如何重新學習豁達、
接受照護、廣結善緣、規畫生活?

本書要從心理、生理、社會、生活等方面出發,
陪伴老者踏實安心地走出屬於自己的精彩道路!
與您分享這一段專屬於老者的銀光閃閃老後小日子。

本書特色

◎作者以住在養老院十年的親身經驗告訴讀者,若無子女、或是家人不在身邊無法照顧、或是有輕度失能時,住在養老院其實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之一。本書不僅是老年生活經驗的感性分享,也提供了老年生活規畫的理性諮詢,破除住在養老院就是被子女遺棄、沒有面子、或生活孤獨等的刻板想像。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老年學研究所為台灣第一所培養老年實務及教研人才的研究所,書中特別邀請邱靜如副教授、陳麗光兩位副教授,以作者親身經驗寫下的隨筆為基礎,從研究者的觀點撰寫專文,分析因著少子化與高齡社會下而改變的家庭結構,你我必須知道的一種生活與居住型態。

◎隨年齡增長會發生生理、心理、社會、經濟及功能上許許多多預期與非預期的老化轉變。作者分享的養老院生活紀錄,能與邁入老年的讀者產生共鳴,而學者專家的專文單元,則是從另一個角度,提出給老年照護者、甚至長者本人,最專業的諮詢與研究成果,協助適應各面向的老化變化。

黃育清

福建省閩清縣人,一九四○年出生,台北市立女子師範學校、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夜間部畢業。曾任教南港國小舊莊分校一年,後轉任台北市啟聰學校教師。

年輕時喜歡寫小說,四十歲才改寫散文,散見於各大報副刊,並曾在中華日報副刊寫專欄《醫生朋友》結集成書,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並曾以筆名水天出版小說、散文集與童書等。

十年前(二○○七),為了先生健康因素決定選擇一同入住養老院,而得以與百來名長者共同生活,觀察到老人社會的種種樣貌,起初偶然記錄所見所聞,不知不覺已累積近百篇隨筆。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