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革命與詩 /

  • 點閱:187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詩的溫柔與政治暴力,是我靈魂裡對立的兩極。


「當你開門時,一顆子彈穿胸而過。」
我終於深深覺悟,像我這樣的思想犯,回鄉的道路無疑是通向死亡。

那是血色的年代,也是白色的年代。

從西雅圖的博士候選人,到背叛詩學投身政治的入世哲學家;見證了島上的巨變,他的抒情也跟著毀滅。他改寫阿多諾(Theodor W. Adorno)的話:「美麗島之後,寫詩是野蠻的。」

一段在噤聲年代裡,述說身在海外面對左右派立場的對峙,幾乎被撕裂的心情,種種刺痛、悲傷、惆悵、失落等複雜感受。

繼《昨夜雪深幾許》,陳芳明最新散文力作。
在生命的轉捩點,典範消失之後,走自己的路。

終於決定參加許信良籌備的《美麗島週報》,無疑是漸近中年時的關鍵決定。那時開始偏離文學,也終於離開學術。南下之旅,等於背叛了親人與朋輩的殷切期待,也背叛了十餘年苦苦追尋的詩學道路。詩與政治之間,是多麼遙遠的距離。——陳芳明

陳芳明

一九四七年出生於高雄。曾任教於靜宜大學、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立中興大學,後赴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任教,同時成立該校台灣文學研究所,目前為國立政治大學講座教授。

著作等身,主編有《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選文篇》、《余光中跨世紀散文》等;政論集《和平演變在台灣》等七冊;散文集《風中蘆葦》、《夢的終點》、《時間長巷》、《掌中地圖》、《昨夜雪深幾許》、《晚天未晚》;詩評集《詩和現實》、《美與殉美》;文學評論集《鞭傷之島》、《典範的追求》、《危樓夜讀》、《深山夜讀》、《孤夜獨書》、《楓香夜讀》,以及學術研究《探索台灣史觀》、《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殖民地台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台灣新文學史》,傳記《謝雪紅評傳》等書,為台灣文學批評學者的研究典範。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