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小說 : 台籍日本兵張正光與我 /

  • 點閱:175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引用(0)

台籍神風特攻隊員張正光 x 藝術家高俊宏舊帝國主義 x 新自由主義一段東亞近代史拾遺與自我追尋的生命之旅 當2013年,藝術家高俊宏遇見前台籍神風特攻隊隊員張正光時,並不知道,他倆的相遇已是張正光生命的最後幾天。他們談完話的十二天後,八十三歲的張正光過世了。 受訪者突然的死亡與離開,彷彿放映中的影片突然中斷,剩下大量的留白與空白;又像讀了一半而丟失的書──彷彿是為了追尋、補償那份空白,高俊宏動筆寫下《小說》。閱讀本書,也像被他的敘述與追憶吸進一個特殊時空。 《小說》如一場生命之旅,旅行者是台籍神風特攻隊員張正光,也是藝術家高俊宏。1930年代,赴日求學的台籍青年張正光,捲入了二次世界大戰,他被徵兵到日本空軍任神風特攻隊隊員,派至沖繩島……本書是一位台籍青年捲入帝國主義戰爭的乖謬命運史,是一段台灣原住民部落的踏查記錄,也是一位年輕藝術家與台灣歷史現場互動的荒涼、孤寂旅程。 在這荒涼、孤寂的旅程中,年輕藝術家也重新走了一趟自己的生命之旅。

高俊宏藝術創作、論述者,1995年起舉辦過多次國內外個展、聯展,並於香港、英國、法國等地駐村,作品亦多次獲台新藝術獎。撰有《Bubble Love》、《家計畫》、《公路計畫》、【群島藝術三面鏡】系列(《諸眾:東亞藝術佔領行動》、《小說:台籍日本兵張正光與我》、《陀螺:創作與讓生》)等書。近年與蔡明亮導演合作過《郊遊》、《玄奘》等作,目前就讀台南藝術大學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作品關注議題包括歷史、諸眾、空間、生命政治、新自由主義、社群、邊緣、仕紳化、東亞等。進行中的《廢墟影像晶體計畫》及《馬沙》溪洲部落拍攝工作,以身體介入歷史及都市邊緣場景,並以行動、錄像、描繪、書寫等多種藝術手法,讓台灣在新自由主義下的失能空間、失能者的印跡一一浮現。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本文的引用網址: